![]() |
|
|||
一组被人们广泛提及的权威数据显示,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了约28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费用却增长了87倍。而且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2003年就已上升到19.03%。
前不久,有关部委的调研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行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每年增加1000多亿元,2007年以来,该项经费支出已接近9000亿元。
“从宏观上来说,过去很多关于政府管理和政府运行的研究都表明,中国行政运行的费用一直是居高不下的,有人估计超过了30%。换句话说,预算支出中可能有将近三分之一就是政府自己来运行的。”王锡锌说。
“‘政府公务费’不是预算多少花多少,而是花多少决算多少。‘政府公务费’有多少是‘实’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各个监督机构,几近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政府公务费’指标不受限制、多么荒诞的费用在‘领导签字’后就可以畅通无阻,这是巨贪女接待所揭露出的政府财政支出内幕。”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呼吁,通过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以抑制行政成本的恶性膨胀,同时,通过公开透明约束领导“一支笔”的权力。
“如果从微观来说,某一个部门、某些部门的运行费用是不是很高?的确是需要看科目细化。举一个很简单例子,‘三公消费’问题,民众一直要求公开。每年‘三公消费’数字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可能有不同的版本,但是总之是非常惊人。”王锡锌说。
正因为如此,王锡锌建议对“三公消费”进行预算公开。
王锡锌认为,降低行政成本是政府的责任。“‘三公消费’就包括在行政运行费用里,比如公款的接待,还有公车,都可能在运行费用里面。如果运行费用的科目很细,我们就可以看到哪些是用于车辆的,到底有多少车辆,这个机构有多少人,人均配了多少车辆,一台车辆每年支出的费用有多高,这时候我们就能够看有哪些费用是可以降低的,甚至是完全可以减少的。政府不仅可以让公众能够了解政府的运行成本是怎么样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改善我们的政府管理,真正地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