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名警察在伊春林都机场转运小伤员。昨天,南方航空公司包机将12位伤情较重的伊春空难伤员从伊春转运到哈尔滨,接受进一步治疗。 |
|
| 空难档案。 |
时间:8月24日21时36分左右
地点:黑龙江伊春林都机场航班河南航空VD8387
伤亡:机上42人遇难54人受伤
原因:正在调查中
24日21时36分许,一架载有91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的河南航空公司VD8387航班,在黑龙江伊春林都机场降落时发生坠机事故,机上42人遇难、54人受伤,其中7人伤势较重。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这起坠毁事故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抢救受伤人员,妥善处理善后,查明事故原因。举一反三,立即在全民航系统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隐患,确保航空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25日率交通、安监、卫生、公安、民航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抵达伊春,指导抢救、善后处理和事故原因调查工作。
昨日7时30分许,张德江一行到达飞机失事现场,听取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有关事故及救援工作的情况汇报,详细查看了飞机失事现场。随后,张德江一行来到伊春市第一医院和伊春市康复医院,亲切看望事故中的受伤人员,仔细询问他们的伤情,要求医院尽最大努力抢救危重伤员、精心治疗所有伤员。
他要求,下一步工作,一要全力以赴抢救伤员,制定个性化的医治方案,千方百计减少因伤死亡、因伤致残;二要周到细致做好遇难者的善后工作;三要认真严肃查明事故原因;四要坚持准确、及时、客观的原则,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正确引导舆论;五要立即开展民航系统安全大检查活动,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航空安全。
据了解,“8·24”坠机事故中42人遇难,54人生还。根据失事现场情况判断和幸存者回忆,飞机在空中没有发生燃烧或爆炸,初步调查没有发现人为破坏迹象。失事飞机黑匣子已经找到,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排除人为破坏 可能由于飞行员操作失误
黑龙江伊春“8·24”空难已过去两天,至25日,事故搜救工作已全面结束,失事客机的黑匣子已全部找到,国务院成立的事故调查组已经结束了首次现场勘察。
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带队在伊春组织召开事故调查工作会议。会议介绍,飞机在空中没有发生燃烧或爆炸,初步调查显示,没有人为破坏的迹象。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惨剧的发生?空难发生后,外界关于发生原因众说纷纭。
飞行员操作失误
记者昨天致电《新晚报》前方记者张冲,他介绍,当地猜测最多的版本是由于该航班飞行员首次驾驶此航线,判断有误导致飞机提前降落,而在飞机着陆时,草地上恰巧有一个土丘,飞机与之撞击后导致机身断裂。 “可能是操作失误。 ”而一名自称劳拉的女飞行员也在博客上发帖,认为失事客机机长可能是强行降落。劳拉引用当时的气象条件分析称,当能见度下降到1英里(1600米)以下,就必须进行仪表飞行。但即使仪表飞行,依旧有其最低的能见度要求。她说,“显然,这架飞机的机长决定强行降落。”对于这种说法,深航并未予以回应,但首次勘查中,已发现从飞机残骸部位向后推一公里就有树梢被刮的痕迹。据悉,事件中生还的两名机组人员正是机长和飞行员,这将有助于事件进一步还原真相。
大雾天气致能见度低
据了解,飞机失事时气温比较低,空气很潮湿,有雾,能见度不超过300米。大雾天气有可能对这起事故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前,关于“伊春机场因地处山谷交汇漫滩处,因此并不适合夜航。 ”的说法也被传得沸沸扬扬,有伤者家属质疑,“雾气大是不是可以不降落?飞机没到机场就降落了是不是飞机场给出的降落指引有问题? ”
记者了解到,南航黑龙江分公司运行安全技术部2009年8月27日印发的“关于伊春/林都机场运行安全措施”文件就明确指出,“9月1日以后伊春机场原则上不飞夜航”。但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李建则告诉记者,关于伊春机场不适合夜航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建设的任何一个机场,无论是空管设施还是各种技术条件,都是符合国际民航和国家民航的规程的。
支线飞机是否不够安全
伊春空难的失事飞机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产的E190支线飞机,而2004年在内蒙古失事的飞机同样是民用支线飞机。支线飞机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
支线客机通常是指100座以下的小型旅客机。从成本上讲,1架小型客机的航班运营成本只有大型客机的1/3,因此很受国内航空公司欢迎。
南京航空大学飞机设计专家金南征介绍,一般说来,飞机越大,抗干扰能力就越强,所以感觉比较平稳,而小飞机抗干扰能力弱一些。因此,就稳定性不如大飞机的支线飞机来说,对飞行员的要求应当更高一些,飞行员需要更加熟悉飞机的性能。“支线飞机受天气的影响更大,对操纵、管理、检查、调度等人为因素的要求应该更高。 ”
目前,河南航空共有5架EMB190飞机,失事飞机由哈尔滨机场长期包租。其余四架飞机,一架在南宁,三架在郑州。事故发生后,这四架EMB190飞机均已停飞,何时恢复飞行须待通知。河南航空公司总经理李强也已被迅速免职。
黑匣子送往北京分析
据悉,由于黑匣子的解码分析需要在特定的实验室进行,伊春当地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黑匣子将被送往北京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事故调查专家组成员介绍,事故调查原因分析线索相对较清晰。不过,失事客机原因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国际上需要几个月时间才会得出一个相对完整和清晰的调查报告。
国内民航空难原因少公开
黑匣子是秘密的,空难调查报告也是保密的。新中国民航史曾发生过数十起空难,几乎无一公布其原因。
2006年年底,国家安监总局、监察部通报了中国东方航空云南公司包头空难事故调查处理结果。但这短短的“公示”,也仅仅是报纸上的200字。南航一位官员私下向记者说,由于建国以来从来没有公开过民航事故调查报告,如果突然公布,可能会带来社会恐慌。“现在航空公司客座率很低”。
在信息逐渐公开化的今天,这个“秘密”越来越显得突兀。于是,原中国民航总局也在推进事故调查信息公开化的措施。 2005年3月7日,总局颁布了《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其中规定: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发布分为定期信息发布和紧急事件信息发布。紧急事件指特定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飞行事故征候和其他不安全事件的情况,还包括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人员伤亡、事件处理和采取的措施。
机上半数乘客为政府工作人员
伊春空难受伤者中有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据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8人考察团当时正乘机飞往伊春,副部长孙宝树伤势较重。记者昨日从伊春市第一医院了解到治疗小组正对孙宝树进行紧急救治,目前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40岁的机长齐全军生还,正在伊春市医院治疗,意识尚清楚。
据悉,失事飞机上的91名乘客中,有接近一半为政府人员,分别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及各地发改委。据了解,国家发改委下属的《中国经济导报》及邀请的各地发改委20多人在此次航班上,他们是前往伊春市参加《中国经济导报》举办的相关工作会议的。
成都市劳动保障局局长胡昌年、办公室主任唐新泉遇难。南都记者昨日从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胡昌年、唐新泉是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通知,由成都赴哈尔滨转乘VD8387航班,到伊春市参加25、 26日召开的全国部分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座谈会。胡昌年此次是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邀请,是唯一的副省级劳动部门代表。
昨日上午,南都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南麓的高档住宅区天鹅湖胡昌年的家外,门口一位自称是胡昌年家属的男子称,家中正在举行哀悼会。
同时遇难的还有湖北省物价局办公室副主任张利华,杭州市物价局办公室副主任吴慎重,河南省发改委主任科员陈海亭,南京市发改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赵岚,江西省发改委办公室文秘李伟红等。
[悲情一刻]
出差改签遭遇不幸
“我们来伊春出差,早上同事没有赶上飞机,改签到晚上,谁知出来这档子事,真难过!因为今天早上我刚刚飞过来,想想就后怕啊! ”网友“许小散”在微博上透露,自己的同事在伊春空难中遇难,“本来已经安排好了同居一室,等来的却是永别的噩耗!祈祷,老兄,一路走好! ”
青岛一家三口遇难
遇难者中,有一家三口青岛人,分别是现年42岁的徐瑛、42岁的姚丽夫妇,以及他们12岁的女儿徐鹤宸。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遇难的一家三口和男方的父母住在一起,出事前只有爷爷奶奶在家。妻子是东北人,海尔集团员工,丈夫几年前也就职于海尔,现就职于青岛一家电子公司,女儿是青岛实验小学的学生。这次坐飞机就是到女方家探亲的。
青岛市实验小学教导主任证实,徐鹤宸确实是他们学校的学生,6月份刚刚毕业。成绩非常好,已经被青岛26中学录取了。 “25日上午才去报到,下午就出事了,真的很可惜。 ”
海通证券两员工罹难
在伊春空难中,海通证券两名员工遇难,分别为海通证券北京投行东北项目负责人张凯和海通证券伊春营业部总经理任立志。海通证券一位员工表示,两位员工都为40多岁,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该员工介绍,海通证券伊春营业部为新近设立,没想到这么快就出事了。
中国经济导报湖北站记者遇难
46岁的《中国经济导报》湖北站驻站记者胡文雅遇难。据了解,胡文雅此行去伊春是参加《中国经济导报》在那里举办的年会。该报是由国家发改委主管的综合性经济类报纸,每年都会召集各地记者站记者参与年会。每年年会举办地点均不同,今年是首次在伊春举行。胡文雅此前曾多次参加。
据悉,武汉市发改委系统也有代表去参加这个年会,不过幸运的是,没有搭乘这个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