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浙江临海的“一元廉租房”引起了各方关注和热议。
其实是每平方米月租1元
临海市建设局党委委员赵存辉对记者解释,此前媒体报道临海“一元廉租房”有误,其实不是每月每套廉租房租金1元,而是每月每平方米租金1元;而且租赁对象限定为低保无房户、一至二级残疾人、75周岁以上孤寡老人和军烈属等。临海市政府根据实际需求量进行建设,第一期建成了192套小户型房屋,每套建筑面积39或41平方米;此次先推出40套,之后还将陆续推出,预计在年底前全部落实到户。
据介绍,这是当地首次以成规模住宅小区的形式推出廉租房,项目于去年3月正式动工,工程总投资1400万元。
提到外界颇为关注的廉租房内部装修和配套设施等,赵存辉告诉记者,政府充分考虑到了租户的生活需求,这些房屋是全装修的,可直接拎包入住,有线电视、管道煤气等也全都装好了,户型为南北通透;目前已考虑开辟新的公交路线,方便他们出行。
而对公众关心的“这些廉租房会不会被挪作他用”问题,赵存辉表示,这批廉租房将用“租赁卡”形式实行动态管理,即每两年和租户签订合同,对不再符合条件的将要求其搬出,同时每年都会对租赁对象的续租条件进行审核。而且,明确要求廉租房“不得转借、转租或用于经营活动”。据说,为保证分房公平、公开和公正,临海市政府、纪检、人大、政协等部门参与了现场抽签监督。
有的廉租房生活成本反而高
早在2001年,青岛市就率先推出廉租房,租金为1元/月。随后几年,河北承德、广州越秀、重庆、池州等地也相继推出类似政策。但因廉租房普遍存在地段差、配套差等缺点,且受益覆盖面小,一直受到批评,有人说是“作秀”。
在此次浙江省第17届房博会上,首次有了公共租赁住房板块的集中展示,介绍浙江加快发展这类住房的情况,展示重点是杭州公共租赁住房已经投入使用、在建以及规划建设项目,显示了政府对廉租房建设的重视和决心。但百姓似乎并不买账。家住杭州城北一处廉租房的张先生就告诉记者,廉租房固然便宜,但离他和老婆的单位都很远,周边公交线路又不合理,出行既不方便,坐车成本也大大提高;而且,生活服务配套不行,且不说上医院,连买菜也必须到市区。
下岗工人李师傅一家三口入住杭州某处廉租房后,也由于缺乏交通等配套设施,生活成本反而提高。新社区居民中,老人、孩子比例较高,对医疗、教育服务的需求迫切,但目前新社区附近没有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此外,不少租户入住已半年多,但因为新社区始终不见任何商业配套投入使用,买趟菜来回要走半小时。
廉租房不能让租户“闹心”
浙江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赵杭生指出,临海的廉租房是当地政府的一项亲民善举,但只能说解决了很小一部分人的安居要求,而需要解决住房困难的大有人在,因此不具备普遍的示范性。赵杭生建议,政府更要把重点放在解决郊区廉租房的配套问题,降低租户生活成本。
浙工大房产研究所所长虞晓芬则表示,近年来,浙江各地政府的确作了很多努力,如不断加大货币、实物补贴力度,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难。但不可回避的是,廉租房的集中建设和入住,已经引发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有的廉租房小区由于入住者背景相对复杂,有不少闲杂人员,治安隐患严重;如不能及时解决,可能导致“贫民窟”现象。而虽然有的地方的政府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尝试购买商品房作为廉租房,但又招致部分商品房小区住户的坚决反对,使尝试难以顺利推进。我国的廉租房怎样“走好”,还将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过程,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吴禄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