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凌晨本市金钟、何庄子、红旗、韩家墅四大蔬菜批发市场大门前,同时张贴出《免收进场交易车辆收费的公告》,晨曦中满载各种新鲜蔬菜的大小车辆,源源不断开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交易景象。四大批发市场提前5天启动免除进场费行动,吸引菜商进场交易,降低经营成本。这是市商务系统积极落实市政府保障供应、稳定价格措施的一项具体行动。
最近一段时间市商务委系统针对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以保障民计民生,维护百姓切身利益为宗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大型批发市场和龙头企业加大货源采购,扩宽采购渠道,降低交易费用,建立储备制度,形成保障市场稳定供应机制。
一是组织推动各大蔬菜批发市场与山东、河北等蔬菜生产基地签订长期购销合同,保证货源稳定充足。本市蔬菜批发交易量最大的金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与山东、河北、内蒙古、甘肃等省市的13个大型蔬菜生产经销商签订合同,涉及基地型农户1.6万户,蔬菜产地8万亩。
二是积极引进海南、广西等南菜,红旗、金元宝等批发市场积极建立海南农副产品销售专区,主销海南菜的武清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今年市商务委又大力推行农超对接,华润、津工等在产区建立蔬菜对接基地20个,分拨中心4个。津工超市全面提高各连锁店售菜的覆盖率,目前414家店除一家校园店外,全部实现蔬菜零售,方便社区居民消费。
三是积极建立蔬菜储备,按照国务院城市储备5-7天蔬菜的要求,建立大白菜、土豆、洋葱、萝卜等品种的储备,市内各区菜市场开始减免摊位费。同时与农业部门配合,做好地产菜应急调运上市预案,并和气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可能发生灾害天气时提前通报预警信息,做好各项准备。
市区出实招招招稳物价
本市各区制定多项措施确保蔬菜粮油价格稳定,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加强价格监管,保证市场供应和群众生活需求。
河西区组织全区12家大型综合超市进一步充实完善“农超对接”供应链,重新调整重点蔬菜品种的进、销、存预案,确保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价格稳定,不脱销、不断档。同时,动员46家菜市场蔬菜经营商户多渠道采集货源,丰富蔬菜品种;要求市场主办单位采取阶段性降低租金方式让利经营者,平稳蔬菜价格。
从11月25日开始,和平区实施降低农副产品经营费用措施,加大补贴范围,扩大到菜、粮、油、肉、蛋、鱼等六大类涉及民生的产品。具体标准为:11月25日至30日,按天减收摊位费10%;12月减收摊位费10%;2011年1月减收摊位费20%;2月减收摊位费10%。如遇恶劣天气(下大雪),按全天减免。
河东区日前在全区五个菜市场设置了蔬菜应急储备供应点,12月份至明年2月份,还将对全区42座规范菜市场内经销蔬菜的商户给予减免10%-20%摊位费的优惠政策。如遇恶劣天气,对仍然坚持供应蔬菜的商户实行摊位费全免。同时将大直沽、家家福、中山门、老龙头、丽苑五个菜市场确定为应急储备供应点。
南开区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对辖区内30个菜市场的摊位费进行减免,今年12月减免10%,明年1月减免20%,明年2月减免10%。遇到雪天,将按日减免摊位费,由政府给予补贴。为保证市场供应,该区将建设提升20家标准菜市场,解决群众买菜难问题;组织各大超市拓宽进货渠道,增加蔬菜、粮油、肉、奶的供应;发展社区连锁食品、蔬菜店,方便群众生活;在区内安排4个冬季蔬菜储备点。
应对菜价上涨省钱各有妙招

在蔬菜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一批“菜奴”应运而生。蔬菜价格的节节升高不仅让消费者的菜篮子有些沉重,也让如何“省钱”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为了探秘如何才能买到便宜菜,记者亲临市场搜罗了“买菜省钱妙计”。
勤看超市促销宣传单
超市凭借其全国范围的进货渠道,不少蔬菜的售价都会比市场更便宜,而且部分超市会在特定的日子对某款蔬菜进行特价销售,因此市民可以在平时多留心超市发放的促销宣传单,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去超市买菜。
超市关门前去“捡”便宜菜
每天晚上临近关门时,大部分超市都会对白天没有销售完的蔬菜进行甩卖,这个时候很适合市民去“抄底”。但由于晚上的蔬菜一般很难保证新鲜度,因此建议市民不要购买生菜、菠菜等绿叶菜,可以选择土豆、南瓜、菜花等对保鲜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菜品,挑挑拣拣也是可以省下不少钱的。
了解行情再出手
所谓“买的不如卖的精”,在菜市场上普通的菜商也是看人定价格的。由于很多摊位上并没有给蔬菜明码标价,因此消费者在问价时,菜商难免“看人叫价”。由于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或年轻人往往是挑品相好的菜买,很少还价,因此菜商在叫价时就叫高一点;而对于那些买菜的“熟家里手”,菜商叫价往往公正一些。因此市民在买菜之前也要对市场上蔬菜价格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才能判断菜商是不是对自己“报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