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为全力做好抗旱保麦管、保春播、保丰收(即一抗三保)工作,本市制定十项措施,并部署由市农委、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农机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公安局、市供销社、市林业局和市水产局分工负责落实。
1、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推动
由市农委主要领导牵头,抽调市农委、市气象局10名局级领导干部组成十个“一抗三保”工作推动组,深入区县推动抗旱工作。推动组主要任务是:重点听取区县当前春耕备耕,农业抗旱工作汇报,深入实地了解抗旱促春管、保丰收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墒情、苗情,典型经验,存在问题及意见和建议等。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报送。
2、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
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5个抗旱技术服务组,深入区县、乡村、田间、地头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害工作,开展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制定麦田及春白地抗旱管理技术措施,推进科学抗旱。落实好田间管理措施,早施返青肥,促进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加快春灌进度,做到适时浇水,搞好镇压划锄,推进科学施肥。
3、采取水利抗旱措施
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土壤墒情状况、旱情分布及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抗旱方案,积极外调抗旱水源,增加农业蓄水量,扩大麦田浇返青水面积、努力增加春播大田灌溉面积。组织抗旱服务组织,搞好工程设施的维护与配套及技术服务工作。根据天气变化、旱情发展状况,适时启动抗旱预案。
4、积极落实抗旱补助资金政策
为搞好“一抗三保”工作,争取夏粮和全年农业丰收,市政府决定,对蓟县、宝坻区、武清区、宁河县、静海县五个农业区县,每个区县补助市级抗旱资金400万元,区县财政按照1:1比例配套;滨海新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五个区,每个区各补助抗旱资金200万元,区县财政配套比例要不少于1:1。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冬小麦抗旱浇水、施肥、春耕备耕、水源保障等工作。水务、农机部门积极争取中央特大抗旱经费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额度,提高旱区抗旱设备装备水平。
5、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做好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政策落实工作,各级财政部门提早安排补贴资金,切实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根据农民的种植意向和春耕生产物资的需求,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的供应,特别是做好种子的调剂,保证种子质量。确保不出现撂荒地、不出现春转夏。
6、开展农资打假工作
组织农业、工商、质检、物价、供销等部门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的检查监督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农资市场打假和监管力度,加大日常执法检查和巡查频率,保证农资监管全覆盖,农资打假不留死角。
7、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市、区(县)、乡、村四级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全部高效运转,按照三级疫情巡查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继续坚持免疫日和按程序免疫制度,对新补栏的和即将到免疫保护期的畜禽,及时进行强制免疫,确保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组织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大对市场、仓储、冷库以及销售等环节检查力度,规范畜禽及畜禽产品经指定通道入市签证制度落实,严厉打击非法收购、加工、储存、运输病死动物行为,防止外疫传入,确保上市动物产品安全。做好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准备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发生疫情,迅速报告,及时应对。
8.做好森林防火和防灾减灾工作
对森林防火工作决不放松,进一步强化值班制度,指挥系统、瞭望系统、通信系统等实行24小时值班,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组织力量扑救。采取措施禁止农田放火烧荒,防止因烧荒引发树木、村庄、设施等火灾。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做好防雹和增雨工作。
9、进一步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
组织有关部门和区县抓紧落实今年“4412”建设任务,提早规划、提早起步,进一步提高高标准生产设施规模,从根本上提高本市设施农业建设水平,改善冬淡季果菜类生产供应不足的现状。按照规划,抓紧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和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
10、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切实加大质量安全抽检力度,强化生产基地监管,重点加强对各类种植、养殖基地管理,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品整治力度,确实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重点督查苗头性问题,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记者何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