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社区是社会的细胞。随着城市社会转型和企事业单位改革深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如何把这么多的“社会人”变成真正的“社区人”?如何增进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让他们安居乐业,从而真正实现社区的平安与和谐?对于本市不少大型社区,尤其是外来人口较多的社区而言,都面对同样的难题。
滨海新区迎宾街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作为大港核心区域的老社区,他们在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逐步建立起一岗多责、一专多能、责权清晰的网格化服务机制。3000余名网格员不少是退休的老党员,他们串起了千家万户。而“社区组织联合会”的出现则进一步增进了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记者调查发现,这一模式实施以来,迎宾街治安案件在原来并不高的基础上再降28%,丢失自行车、私搭乱盖、业主和物业之间闹矛盾这些本报接到投诉量最大的社区“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居民幸福指数大力提升。
177个网格串起全社区
7月3日上午,记者刚到迎宾街开元里社区,便碰到一位蹬着三轮车,戴着“红袖标”的老人。询问得知,老人名叫王淑荣,今年70多岁了,“原先我退休在家,整天无所事事,感觉烦闷,不是这疼就那疼,参加了义务网格员,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内心也充实了,一点病没有了。”
“别看我们上了年纪,对坏人,完全可以智取!”今年5月的一天,王淑荣老人在小区巡逻时发现51号楼前有个陌生人东张西望,行为诡异,产生了警觉。老人骑着三轮车悄悄地跟踪,然后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手机联系。居委会工作人员带着其他几位网格员立即来到现场,“偷车贼”随即落网。王淑荣老人成了“红管家”。
那么迎宾街是如何把全社区的自然小区全部划进网格的呢?
在街道设立治安综合治理网格管理站,记者发现他们将辖区33个自然小区、1030栋楼房按不同区域划分网格群,再分成177个小网格。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网格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他工作人员为网格管理员,每个网格配备至少6名网格服务员,其中包括社区民警、物业管理人员及社区志愿者。网格管理员重点加强对所属网格内民情了解和事件巡查,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矛盾。自该模式推行以来,该街已累计为民解难438件,更为可喜的是,从派出所反馈的信息显示,该地区的治安发案率在原本并不高的情况下再度下降28%,实属不易。
万余居民加入“联合会”
7月13日晚8点,记者有幸观看了福华里社区的露天文艺演出。台上演员们认真表演,台下人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不少社区居民情绪来了,便上台即兴给大家表演一段,引来阵阵叫好声……
如何把居民们都组织起来,凝聚在一起?迎宾街在这方面颇动了一番脑筋。他们以“社区组织联合会”的形式,把居民们都吸纳进来了。联合会下设为老服务、居民共建、助残、助困、再就业、戏曲、书画、健身、歌舞、民间艺术、平安志愿者、人民调解、育龄妇女之家、妇女之友、爱我家园等17个协会,目前已发展会员1万多名。各协会下设118个分会。
每到节假日,在开元里社区的一条大街上,人流穿梭,热闹非凡。在街道的两旁,石化四公司、华兴医院、居委会等单位在这里设置了计生咨询、法律维权、劳动就业、义诊、理发、磨刀磨剪等便民服务点,每个服务点前,都挤满了前来寻求帮助的人——这便是开元里社区的“便民服务一条街”。在“便民服务一条街”活动的辐射下,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和延伸。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活动日,平常的日子也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开元里义务清理小广告的孙淑琴、振业里为居民们义务磨刀磨剪的艾培凯大爷、晨晖里热情参与社区建设的边晔,诸如这样的志愿者数不胜数。
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同样是本报不断接到投诉的“老大难”问题。迎宾街也非常重视协调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关系,他们在社区居民中聘任“物业服务监督员”,让那些群众基础好、有责任心的居民架起业主和物业之间的桥梁,形成物业服务上水准、业主明白花钱买服务的良性循环。春港花园小区,曾经一段时间,业主与物业公司关系紧张,居委会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为两者之间牵线搭桥,搭建沟通平台,最终使物业和业委会由敌对变成了朋友,融洽了彼此的关系,社区也变得越来越和谐。春港花园还被评为了市级安静小区,物业缴费率由以前的不足30%猛增到现在的95%以上。
党组建设延伸到楼门
7月14日傍晚6点多,家住兴安里社区43号楼的中学生陈锡铜参加完补习回来,见妈妈还没下班,就敲响了邻居的门:“爷爷、奶奶……”一位大爷打开房门,招呼锡铜进屋。“快进来,坐下吃饭。”爷爷奶奶不等陈锡铜说完话就关爱地下起了“命令”。
“奶奶”叫丁玉姝,是兴安里社区的老党员。老两口看到楼里的双职工家庭顾不上照看孩子,在社区居委会的协助下,建起了家庭“托孩所”。吃饭、午休、辅导功课,老两口又做保姆又当老师,从来没烦过。
开元里增40栋3单元的党小组组长殷秀芳也是一名老党员,从石化公司退休后,特别热衷社区的公益事业,她学过理发,凭借自己这门手艺,殷秀芳主动承包了开元里社区、建安里社区30多位行动不便老人的理发“任务”。哪天该给哪位老人理发了,她从没记差过,到那天准来“报到”,老人们把她当成亲闺女一样看待。
对丁玉姝、殷秀芳这样的社区党员来说,要在各种社区事务中率为先锋成为了他们的一种自觉意识。在迎宾街,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成了一种自觉行动。晨晖里25号楼2单元和12号楼1单元的党员们在本楼栋制作公示牌,率先在小区内亮明身份,作出承诺,认领岗位。
迎宾街在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方面的成功也颇有借鉴作用,他们把社区党组织向楼门延伸,党小组建到楼门。该街共建立楼栋党支部71个,楼门党小组170个。多数党员都自觉成为了网格管理员。
“过去单位上的党员骨干,现在退休了,将社区里离退休的党员们很好地组织起来,继续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将居民们带动起来,使社区产生更大的凝聚力,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积极探索的课题。”迎宾街党工委书记张秀启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