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市文化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天津市将重点抓好文化产业提升工程,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其中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实现年增长20%以上,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为建设文化强市、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贡献。
今年,本市将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实施演艺品牌项目带动战略,办好“中国·天津——海河之春国际音乐艺术节”、“都市浪漫——中外著名芭蕾舞团经典剧目展演”、西岸艺术节等一批特色演艺项目。组建天津市剧场联盟、茶馆艺术联盟等组织机构,建立天津演出票务网、城市文化票务系统;完成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超级渲染平台,成立动漫版权交易中心,推动天津国家影视网络动漫实验园公共服务平台、3D工厂动漫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办好第六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中国·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活动。增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落实并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金融贷款等政策措施。
此外,本市还将抓好文化品牌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创新工程、文化人才工程。(记者蒋娟)
文化中心各场馆正在抓紧布展
高品质展览演出络绎不绝
天津市文化中心计划于今年“五一”向市民开放,市民非常关心文化中心各场馆的布展情况和功能定位。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市文化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获悉,文化中心各场馆正在按照“国内一流、世纪精品”的标准抓紧布展,确保如期开放;开放后,全年各项展览、演出将络绎不绝,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艺术享受。
目前,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展厅功能布局陈列大纲、展陈设计方案等基本确定,并已开始进场布展;天津图书馆正在进行文献资料和数字化资源的加工储备,极大提升科技化和智能化水平;天津大剧院开幕演出季已签约,深度合作及全年各演出项目正在积极筹备。
根据布展要求,博物馆、美术馆将突出天津历史文化特色,以艺术陈列为依托,以馆藏文物精品为支撑,以引进精品展览为补充,以高新科技为展示手段,力争达到内容丰富、风格新颖、大气洋气、国内一流的展陈效果,办成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津图书馆将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实行全年365天不闭馆和24小时自助借还服务,各馆区之间实行通借通还,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新的现代化图书馆服务。天津大剧院正在精心组织开幕演出和“世界舞蹈系列”、“国乐名师系列”、“聆听经典系列”等系列演出及低票价公益演出,全年演出场次将达到300场以上,将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演出场所和高品质的艺术机构。
本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人才兴文,提供强大动力
本市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国有文艺院团、经营性文化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不拘一格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今年,本市将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融艺术创作、人才培养与综合市场开发为一体的天津北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培育和开拓演艺市场,完善文艺院团超场次演出补贴办法。整合经营性文化单位及其所属企业,组建以艺术品经营、文化创意、文化会展等产业为重点的天津北方文创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激发活力。
同时,本市将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大力实施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工程、“131”创新型人才工程、青年文艺人才工程、文化艺术百家工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工程,培养文化领军人才;举办“名师教室”、文博研究生班和图书馆学研究生班、“京小班”、“评小班”,培养更多的合格后备人才;健全人才评价、选任、激励、开发和服务机制,组织“优秀青年人才贡献奖”评选,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
发挥优势实施精品战略
打造津派表演艺术品牌
本市将充分发挥天津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风格独特的优势,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精心打造以京剧、曲艺等为代表的津派表演艺术品牌。
为此,本市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精品生产传播的激励保障机制,围绕向党的十八大献礼、“五个一工程”评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市第十次党代会文艺演出等活动,精心组织好话剧《滨海人家》、《相士无非子》、京剧《醒醉记》、《乱世情怨》、《香莲案》、《无旨钦差》、评剧《大家闺秀》、河北梆子《晚雪》、杂技剧《爱丽丝畅游中国》、大型舞蹈晚会《海韵河风》等作品的创作生产和加工提高,努力打造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示文化津军的风采,使天津成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重要基地。
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
增强天津文化影响力竞争力
本市将大力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对外开放和海港、空港优势,充分利用、有效整合全市文化资源,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积极推动天津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天津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今年,本市将以“友城艺术节”、“天津文化周”、“欢乐春节”等活动为载体,组织优秀院团、优秀剧目、文物展品和民间工艺品等赴境外演出、展览、展卖。高水平组织“央地合作”天津与非洲国家2012—2013年系列活动,积极参与文化部“德国文化年”、“中欧文化论坛”、“中韩建交20周年”等活动,举办“非洲文化聚焦”活动,组织天津京剧、歌舞、交响乐、杂技等出国巡演,打入国际主流社会。(记者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