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是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始建1980年,2003年重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药文化示范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试点单位,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科基地,天津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医院占地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米,编制床位160张,2008年12月成为天津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拥有市级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科,设有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脑病科等临床科室20个,医技科室3个。年门诊量36.5万人次,住院1824余人次。
在院总支委员会的领导下,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医院以构建和谐医院为核心,突出中医特色,注重中医药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聪明才智,探索了一条以人为本,医德为重,学术先导,文化助力发展之路。按照党总支“一项工程六个基地建设”的工作目标,加强管理,狠抓落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全面加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布局和规划
认真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思路,创新机制。紧紧围绕中医医院工作实际,把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为工作起点和切入点。院领导班子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院领导班子制定了加强中医特色科室建设的整合方案。一是以针灸科为基础组建针灸脑病科,增设脑病病房20张床位。扩建针灸科门诊和治疗室治疗床位30余张,增加了推拿科开展脏腑推拿、刮痧和刺络拔罐的中医治疗技术,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二是扩大骨伤科治疗室治疗床达到15张,每天治疗人次增加到150人左右。三是扩建了急诊区,调整日间病房,改造了急诊区就医环境,加强急诊的技术力量调整,急诊人次增加34%,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四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整合布局,建设辅助用房200余平米,规范了中西成药库和物资库以及后勤用房。门诊医疗用房面积增加300余平米。使行政和医疗安全得到保障。五是调整功能科布局,改善科室就医环境和工作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与调整,门诊就医环境得到改善,提高效率,满足了患者需求,全年门诊就诊人次增加60%。
二、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确保医疗质量管理上水平。
1.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医院管理年提出的“质量、安全、服务、控费”四大主题,规范文明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全年医院管理年计划并要求本科室、本部门结合医疗行为过程热点、难点和弱点问题,进行排查,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年计划,职能科室加强监督,进一步完善了各规章制度,规范临床抗菌素使用。
2.按照中国医院协会关于创建百姓放心医院活动的安排意见,全面落实了患者安全目标,对医疗全过程实施有效地管理,认真查找行为和制度上的缺陷,认真整改,努力达到了目标要求,加强细节管理,从制度完善到职责落实,从技术操作到病历书写,从护理分级管理到病人专收专治,从药物应用到医疗废物处理等,逐一进行了落实,一系列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内容得到了规范,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因此,得到了百姓放心医院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
3.按照市卫生局关于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工作要求,今年医院工作的重点是按照二甲医院的标准进一步加强了硬件和软件建设。硬件方面一是对供应室进行全面改造投资约25万元,建设成为设备较为先进流程合理的消毒中心得到质控专家的好评。二是对病区换药室、手术室和术后复苏室进行改造和设备投入,使其管理更加规范医疗质量得到保证。三是对病案室进行改造扩大病案储存量购置密集病案柜预计为5至6年储存量,同时规范病案管理的流程。四是为保障医疗安全病区内安装防滑措施,同时优化环境。软件方面一是医院领导班子科学管理,狠抓落实,严密的部署和周密安排,职能部门严格审查督促工作完成情况。二是临床科主任同加强基础规范管理,强化院科二级管理体系,抓好质量体系建设,抓好核心制度的落实。规范医疗行为,抓好医院安全的持续改进,抓好服务模式的转变。三是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强化与培训,“三基”知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全院干部和职工的努力下我院不仅以较高的分数通过复审而且全院干部管理水平得到锻炼和提高,形成凝聚南开中医人的“团结、奉献、拼搏、争先”精神。
三、解放思想,认真落实新医改,全面推进中医药进社区
1、2009年4月新医改政策全面展开,社区基本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领导班子认真贯彻和落实,积极应对由于零差率销售对社区站经济收入带来的损失,鼓励社区站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不断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并进一步增加中药饮片的销售。为社区站增添小型理疗设备和药物熏蒸设备,以及小型检查设备。并且积极考核18项公共项目的完成给与鼓励,社区经济收入增加103%。
2、按照区卫生局创建全国中医药示范区的要求,在去年格调春天站被评为市级中医示范站基础上,对卫安中里社区服务站进行了规划装修改造投资5万元,突出中医药特色,得到了区局的认可并在我院召开了现场会。
3、认真搞好妇女普查工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今年为民办实事,我院发动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多个部门联合行动使此项工作在很短时间内完成3000余例系统内第三名。
四、加快青年医护人员培养,注重三基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建设是根本。针对中医医院的现状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科学配置,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发挥传统带教作用,以老带新,建立带教目标机制,有效开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新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为做强医教研,做好人才地开发和储备.
1落实新入院学生第一年轮岗制度,完善监督和考核制度,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2中医内科,在夯实中医基础之上坚持每周三下午4-6点学习交流和病历讨论,青年医师积极参与,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显著提高。
3开展全院护理人员中药知识的培训和中医全科医师的培训工作,非中医人员中医知识培训滤达90%以上。
五、创建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医院工作和中医治胃病试点单位工作进入起步阶段。
根据市中医处的相关要求,今年我院申报信息化示范医院和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工作。今年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开通与卫生局无纸化办公系统的连接,二是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开通与中药大学图书馆的无缝连接和区卫生局培训中心专业期刊阅览系统的连接。三是医学影像科图文工作站建立改变了传统保留x线胶片的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并为超声科和内镜科影像工作站预留接口。
六、弘扬中医药文化,建设精品中医院
今年我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文化示范单位,医院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以中医药文化建设推动中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中医药文化建设这一主线,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到办院的宗旨和方向,融入医院管理与服务,融入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继承与发扬,融入到医院环境与医院建筑,打造一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中医特色优势明显,服务环境优良,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的精品中医院。建立了中医药文化宣传网站,制作了《兴文助医,名院之路》文化宣传片、文化墙和文化长廊,设立了实物陈列柜,开展义诊讲座,糖尿病联谊会活动,宣传绿色中医新理念,充分利用医院的宣传栏、指示标识等各种设施,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建立了医院特色宣传四大系统:医院标识宣传系统,专家专科宣传系统,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系统,中医药文化宣传系统,天津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进行了相关的专题报道,提高了社会认知度。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坚持走中医药文化道路,推动了医院的各项建设,使医院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