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网讯:代表委员出行不封路,会场不摆鲜花,没有宴请,委员发言篇幅短……“两会”期间,无论是代表委员、工作人员还是普通市民,都感受到了勤俭节约、求真务实的清新会风。今天的《两会微话题》,我们来共同来感受“两会”会风的新变化。
连续七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冯骥才从细节上感受到了“两会”的变化:
(录音:以往来开会,屋子里会有企业送的纪念品啊,屋子里会有花啊,今年这些都免了。我们应该节省开支,把钱用在需要帮助的百姓身上。我甚至还要建议中央,一年来我们节省的公款开支,向社会公布,把这个钱用到什么地方了,让百姓实实在在地觉得这个明令禁止是正确的。)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工商联副主席李占通说,节俭、高效是“两会”上自己感受到最深刻的变化:
(录音:以前材料能铺满一桌子,很高很高,现在文件简练,可有可无的就没了,会议时间能少则少,效率很高,应酬少了。)
全国人大代表、宁河县县委书记李树起他深有感触地说,代表乘坐的汽车与社会车辆通行,让代表的身份回归了本位:
(录音:人大代表都从人民群众中来,不应该有特权,跟老百姓融到一起,如果要是采取封路、堵路这些措施,不利于联系群众,生活在老百姓的中间,反映民智民意,对加强人大代表和老百姓的联系也非常至关重要。)
参会的代表、委员通过会风的变化增强了履行职责和参政议政的责任感,而节俭、务实、高效的作风也让民众对代表委员的身份有了更强的认同感,市民谢先生期待改会风不仅要停留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转变:
(录音:现在会风变化很大,能有更多的关于老百姓衣食住行,这些民生方面的东西出台,希望听到一些真正反映老百姓比较关心的问题。)
个体从业人员翟女士认为,有了良好的开端,还需要持久的延续:
(录音:我觉得这事挺好的,政府会议就应该节俭,开个会鲜花、礼仪、布景的钱不都是老百姓的纳税钱吗?这钱省下来做做社会福利事业不更好嘛?关键在于坚持,把这个要求转变成习惯。)
(记者刘扬、李静、王瑞、陈彤、翟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