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为多年赴京“跑会”的“老记”,两天来感受最深的“两会印象”,就是简朴、务实、高效。
启程时没有隆重的仪式:集合、上车、出发……简约而有序。代表和委员的热情不但丝毫未减,还纷纷利用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谈工作、话发展。
车抵北京,过国贸桥、穿长安街、北上西直门……这段行程中,没有了往年的“畅通无阻”:没警车开道、未封路、等信号灯……随着车流,代表团驻地渐行渐近。
虽然看不见欢迎的鲜花,但驻地热情周到的服务扑面而来。走进房间,桌上放着当天的《天津日报》,打开电视机,天津频道映入眼帘……浓浓乡音、殷殷乡情,让每个人感到宾至如归。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两会”议程紧凑、日程缩短,推出了多项改进会风、杜绝浪费的新举措。从严格控制会议经费支出到简化会场布置,从改进简报编写发送方式到合理控制交通管制规模时间等,无不体现着一种更加求实、更加务实的精神。
走进驻地餐厅,记者看不到往常的各种酒水,饭菜也比从前精简了。代表和委员每顿饭后的“光盘”,同餐桌上“爱惜粮食”的提示进行着“良性互动”。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代表们谈及最多的,就是要紧紧围绕会议议题、不讲空话套话,就是进一步接地气、深入调研,切实提高提案、意见和建议的质量和水平。
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随团记者们不但为更多更实的新闻素材而激动兴奋,更做好了充分准备,立足基层一线,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更好地传播“两会声音”。本报记者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