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专题 天津 民生 论坛 18街 文娱 体育 财经 地产 IT 汽车 时尚 教育 健康 科技 游戏 视频
 
河北区是天津城的发祥地之一。从津沽建卫时第一缕城市文明曙光的闪现,到近代天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源远流长的海河文脉,赋予这片土地深沉的历史内涵和独有的人文特质。为了让海河北岸焕发新的活力,河北区人坚持拼搏进取、奋力攻坚。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如今的河北区处处迸发着生机蓬勃的力量。
    蓄势强起,重铸辉煌!海河之北,正努力成长为发展的潜力之源、增长之极!

我们需要Flash player 10.1以上来播放这个视频

安装最新的Flash player

    为了让海河北岸焕发新的活力,河北区人坚持拼搏进取、奋力攻坚。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如今的河北区处处迸发着生机蓬勃的力量。
    重点项目批次推进——先后推出八批30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1674亿元,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形成了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
    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紧紧围绕五大用力方向,抓好沿河经济发展带,把河流、生态的文章做足,实现“因河得名、因河而兴”;抓好高端服务业聚集区,把洋楼经济的文章做足,实现“在有历史的地方,聚集高品质的企业”;抓好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把13个产业园区的文章做足,实现“同样的园区,不一样的产业结构、不一样的经营方式、不一样的市容环境和不一样的经济效益”;抓好现代商业综合体,把18个地铁站口、近700万平米开发建设量的文章做好,实现“地铁经济”的繁荣;抓好文化休闲旅游业,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章做好,实现“近代中国看天津,百年天津看河北”的旅游功能定位。
    楼宇经济发展迅速——以“招大商、引名企、引成熟企业、引税收贡献大的企业”为招商思路,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海河北岸,2012年全区37座商务、商住楼宇新增入驻企业799家,实现税收14亿元。
    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在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政策的同时,根据河北区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做好政策延伸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政策的针对性;及时对当前政策进行梳理,去粗取精,进一步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增强了政策的实效性。
    服务环境更加优质——对接落实全市促进经济发展的八项政策,确定了140条具体服务措施;继续实行区级领导“五包四促”服务机制,全区18个服务组深入项目、企业和基层开展帮扶,解决了一大批生产生活难题,全区的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河北区始终坚持将环境建设作为生产力、吸引力、竞争力来牢牢把握。区第十次党代会上,将"建设生态城区"列为一项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后,进一步提出了大力建设"美丽河北"的奋斗目标。
    按照"环境优美•特色突出•秩序井然•生态宜居"的标准,河北区不断深化"向产业延伸•向社区延伸•向民生延伸"的工作思路,坚持"大力度开发、高标准建设、有特色整治",抓重点、攻难点、治污点、造亮点,有效提升城区的净化绿化美化序化水平。
    经过持续多年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河北区的城市面貌显著改善,海河意式风情区、大悲院商业街、经纬艺术街区、中山路、海河沿线等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学校、医院、涉外机构、窗口单位、典型社区、产业园区周边等重要部位的环境整治取得了可喜效果,展现了大气洋气、清新靓丽、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新型城区风貌。
    今年以来,河北区又高标准实施了市容综合整治"8391"工程。即:综合整修8条道路、新建提升3个公园、新建9块大型绿地,进一步提升城际铁路沿线的环境水平,努力在"美丽河北"建设上迈出新的步伐!
    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河北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民计民生的改善,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存在的热点问题;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区域建设发展的实践,不断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加快教育资源布局调整,七十八中等一批学校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按期完成,全区3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现代化建设标准,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建成之后将成为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妇儿保健及妇、产、儿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公共卫生医疗机构。
    河北区成立了文学艺术联合会以及美术家、摄影家等六个协会;实施"文化进公园"工程,在北宁公园、曹家花园、中山公园等公共园林高水平建成了10个"公园书屋";区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全部免费开放;建成了天津市第一个盲人阅览室;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大力推动困难群体就业, 2012年实现新增就业4.27万人。
    住房保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累计有3.95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受益。高标准完成了东华里等40个小区、424幢居民楼、229.37万平方米的旧楼区居住功能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惠及居民4万余户,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
    河北区是天津城的发祥地之一。从津沽建卫时第一缕城市文明曙光的闪现,到近代天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源远流长的海河文脉,赋予这片土地深沉的历史内涵和独有的人文特质。丰富的历史遗存,更成为今天的人们了解地域文化、感受世事沧桑、树立发展信心的宝贵财富。
    这里有名人故居文化——妥善保存着梁启超、曹禺、李叔同等近现代名人的宅邸、寓所和书斋旧址50余处。
    这里有异域风貌建筑文化——曾经的意大利、奥匈帝国"租界",在海河侧畔留下了上百幢充满异国情调的历史风貌建筑。
    这里有宗教文化——佛教的大悲禅院、天主教的望海楼教堂、基督教的冈纬路教堂、伊斯兰教的金家窑清真寺,都堪称宗教文化建筑的经典之作。
    这里有"红色文化"——革命遗址遍布全区,有孙中山先生曾驻足演讲的中山公园,有周恩来、邓颖超年轻时从事革命活动的觉悟社、女星社旧址,有解放大军"金汤桥会师"的纪念地,都已成为天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这里有北洋新政文化——清末的官立种植园"宁园"、铁路天津北站、清户部造币总厂、北洋银元局等旧址、新开河耳闸,都在诉说着昔日"河北新区"的繁荣。
    这里还有碑刻文化——古代、近代的数十通件石碑、石雕、佛造像,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散发着浓郁人文气息的历史遗产,成为河北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名片”。
    据统计:河北区目前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现存文物点多达116处。河北区依托这些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休闲旅游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河北区按照“建设新园区、提升老园区、改造旧园区”的思路,相继建成了“三五二六创意工场”、绿领低碳产业园、辰赫创意产业园、巷肆文化创意中心等特色园区,逐步形成了“四园三区三基地”的创意产业发展格局。
    文化休闲旅游业方面——河北区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旅游景区11个。大悲禅院、意大利风情旅游区、“天津之眼”摩天轮、北宁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4A级景区的数量位居天津中心城区之首。2012年,全区各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9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77亿元,特色文化优势进一步彰显。
    河北区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这希望,来自六河环绕的生态禀赋,来自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来自存量巨大的待开发土地,来自完善的规划布局和明确的功能定位。
    这希望,还来自各级领导长期地关怀与厚爱,来自社会各界不断地支持与帮助,来自全区干部群众不辱使命抓大事、不用扬鞭自奋蹄、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事精神和工作状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北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坚持和深化发展"三个经济"、实施"五大战略"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努力取得河北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更大成绩。
    蓄势强起,重铸辉煌!海河之北,正努力成长为发展的潜力之源、增长之极!
北方网新闻中心制作

Copyright (C) 2000-201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