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河南郑州北郊干涸的一处池塘。截止目前,河南省有24.5万人、8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吃水困难;秋粮受旱面积已达2310万亩,严重干旱610万亩,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正式启动抗旱应急三级响应。河南省气象局称,6月份以来,河南省平均降水量仅为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0%,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截至7月底,全省51.4%的县市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有19.3%的县市达到特旱等级。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8月1日,河南洛阳,成片的玉米卷曲发黄,在焦渴中枯死,一些耕地直接裸露,禾苗干死。截止目前,河南省有24.5万人、8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吃水困难;秋粮受旱面积已达2310万亩,严重干旱610万亩,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正式启动抗旱应急三级响应。河南省气象局称,6月份以来,河南省平均降水量仅为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0%,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截至7月底,全省51.4%的县市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有19.3%的县市达到特旱等级。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8月1日,河南郑州北郊的一处大桥下,由于长久不无水通过,桥下长起了荒草,一些民众在此放牧。截止目前,河南省有24.5万人、8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吃水困难;秋粮受旱面积已达2310万亩,严重干旱610万亩,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正式启动抗旱应急三级响应。河南省气象局称,6月份以来,河南省平均降水量仅为9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0%,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值。截至7月底,全省51.4%的县市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有19.3%的县市达到特旱等级。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夏季大旱。全县玉米受旱面积44、98万亩,其中重旱27.88万亩,干枯9.8万亩;全县23条流域断流20条;37座中小型水库干涸33座;3260眼机井中有2567眼因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或出水不足。图为鲁山县干涸的小水库。王旭辉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夏季大旱。全县玉米受旱面积44、98万亩,其中重旱27.88万亩,干枯9.8万亩;全县23条流域断流20条;37座中小型水库干涸33座;3260眼机井中有2567眼因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或出水不足。图为鲁山县荡泽河断流。王旭辉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夏季大旱。全县玉米受旱面积44、98万亩,其中重旱27.88万亩,干枯9.8万亩;全县23条流域断流20条;37座中小型水库干涸33座;3260眼机井中有2567眼因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或出水不足。图为鲁山县董周乡村民在临时坑塘中取水浇地。王旭辉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夏季大旱。全县玉米受旱面积44、98万亩,其中重旱27.88万亩,干枯9.8万亩;全县23条流域断流20条;37座中小型水库干涸33座;3260眼机井中有2567眼因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或出水不足。图为鲁山县董周乡西高村村民在深井中取水。 王旭辉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夏季大旱。全县玉米受旱面积44、98万亩,其中重旱27.88万亩,干枯9.8万亩;全县23条流域断流20条;37座中小型水库干涸33座;3260眼机井中有2567眼因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或出水不足。图为鲁山县董周乡群众在浇地保苗。王旭辉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夏季大旱。全县玉米受旱面积44、98万亩,其中重旱27.88万亩,干枯9.8万亩;全县23条流域断流20条;37座中小型水库干涸33座;3260眼机井中有2567眼因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或出水不足。图为鲁山县西部山区,部分田地由于干旱没有种上秋庄稼,暴晒在烈日下的是干枯的麦茬。王旭辉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夏季大旱。全县玉米受旱面积44、98万亩,其中重旱27.88万亩,干枯9.8万亩;全县23条流域断流20条;37座中小型水库干涸33座;3260眼机井中有2567眼因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或出水不足。图为鲁山县张店乡刘湾村附近的田地,因水源长势差异极大:坡下的玉米苗浇了两遍水,已长至近1米高;坡上地因浇不上水大多撂荒,勉强长出的玉米苗还没有麦茬高。王旭辉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夏季大旱。全县玉米受旱面积44、98万亩,其中重旱27.88万亩,干枯9.8万亩;全县23条流域断流20条;37座中小型水库干涸33座;3260眼机井中有2567眼因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或出水不足。图为鲁山县当地农户在山坡上打深水井,打了100多米才见水。王旭辉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夏季大旱。全县玉米受旱面积44、98万亩,其中重旱27.88万亩,干枯9.8万亩;全县23条流域断流20条;37座中小型水库干涸33座;3260眼机井中有2567眼因地下水位下降不出水或出水不足。图为鲁山县张管营镇的部分玉米,因缺水灌溉,大面积滞长、干枯,有的地方甚至没出苗。王旭辉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60年一遇的旱灾。5月份、6月份两个月全县降水量仅为58毫米,加之近期持续35度以上高温,出现同期罕见旱灾。当地16.5万名群众饮水困难,且困难人数还在增加。当地政府在无水源但有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运水车送水,在无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青壮年成立“爱心送水队”挑水送水,全力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特别是优先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饮水问题。图为鲁山县背孜乡政府组织的送水车入村为群众送水。胡晓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60年一遇的旱灾。5月份、6月份两个月全县降水量仅为58毫米,加之近期持续35度以上高温,出现同期罕见旱灾。当地16.5万名群众饮水困难,且困难人数还在增加。当地政府在无水源但有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运水车送水,在无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青壮年成立“爱心送水队”挑水送水,全力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特别是优先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饮水问题。图为鲁山县董周乡的送水车为群众送水。胡晓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60年一遇的旱灾。5月份、6月份两个月全县降水量仅为58毫米,加之近期持续35度以上高温,出现同期罕见旱灾。当地16.5万名群众饮水困难,且困难人数还在增加。当地政府在无水源但有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运水车送水,在无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青壮年成立“爱心送水队”挑水送水,全力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特别是优先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饮水问题。图为鲁山县下汤镇政府送水车给山区群众送水。胡晓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60年一遇的旱灾。5月份、6月份两个月全县降水量仅为58毫米,加之近期持续35度以上高温,出现同期罕见旱灾。当地16.5万名群众饮水困难,且困难人数还在增加。当地政府在无水源但有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运水车送水,在无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青壮年成立“爱心送水队”挑水送水,全力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特别是优先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饮水问题。图为鲁山县张官营镇政府送水车为山区群众送水。胡晓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60年一遇的旱灾。5月份、6月份两个月全县降水量仅为58毫米,加之近期持续35度以上高温,出现同期罕见旱灾。当地16.5万名群众饮水困难,且困难人数还在增加。当地政府在无水源但有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运水车送水,在无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青壮年成立“爱心送水队”挑水送水,全力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特别是优先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饮水问题。图为鲁山县青壮年组成的“爱心送水队”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胡晓 摄
地处伏牛山东麓的河南省鲁山县,遭遇60年一遇的旱灾。5月份、6月份两个月全县降水量仅为58毫米,加之近期持续35度以上高温,出现同期罕见旱灾。当地16.5万名群众饮水困难,且困难人数还在增加。当地政府在无水源但有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运水车送水,在无交通条件的地方组织青壮年成立“爱心送水队”挑水送水,全力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特别是优先解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饮水问题。图为“爱心送水队”为深山独居户送水。胡晓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