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现场制作弘扬传统文化 非遗唤起粉丝回忆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北方网 作者:赵颖妍 蒲永河 编辑:霍艳华 2016-09-05 07:28:00

内容提要:在天津广播电视台粉丝狂欢节上,不仅有好听的、好看的,还有好玩的,这不,小说广播就把民间艺术带到了粉丝们的身边,几天来,让大家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受到了一份手工艺人的宁静和沉淀,更是唤起了大家的回忆。
非遗文化展示

  天津北方网讯:在天津广播电视台粉丝狂欢节上,不仅有好听的、好看的,还有好玩的,这不,小说广播就把民间艺术带到了粉丝们的身边,几天来,让大家在喧嚣的城市中感受到了一份手工艺人的宁静和沉淀,更是唤起了大家的回忆。

  小说广播和民间艺术看上去似乎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实际上,小说广播多年来一直关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跟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相关的历史文脉、文化传承的故事,都是广播小说剧创作的源泉和资源。

  前沿新闻记者看到,每个展台前都围满了粉丝朋友,看来,大家对老手艺的兴趣格外高涨。

  杨柳青年画传承艺人霍庆有带来了几代人传下来的刻板技术。前沿新闻记者了解到,霍庆有自己创办了一个杨柳青年画艺术馆,里面展示了他走街串户挖掘来的“家伙事儿”,他可以算是在这方面有文化挖掘的代表了。

草编孙
风筝魏
杨柳青木板年画
泥人张
草编
观众近距离地接触非遗文化

  在这里,还有泥人张的技师现场制作泥人。作为享誉中外的非遗产品,泥人张看似有点曲高和寡,但围观的群众可是不少。现场,技师还教授大家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让老百姓也能学个一二。

  小说广播主会场的墙上挂了不少风筝魏的作品,也让大家见识到了精湛的手工技术。

  飞声海外的剪布肖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017年全运会很多产品就是用剪布肖的产品和技艺来做的,用中国的剪纸画印制在布上或是用布作为材质体现剪纸艺术。

  草编技艺最接地气,从古书上“籃”字的三个竹字头即可看出,很久以前无论是官员还是老百姓都已经用竹编柳编的器皿来做生活用品,追溯起来这种草编技艺应该是非常久远的。草编孙娴熟地编织着手中的草绳,一会儿功夫,各式各样的小工艺品就做成了。

  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化的脉络才是他们真正的根基,这是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分不开的。“这次我们请来了八家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这些非遗生生不息,在生活中非常鲜活。”小说广播副总监、播音指导胡月说,“现代化产品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生活,所以这次我们把这些老手艺带到这来,就是想唤起大家久远的回忆,从现场来看效果非常好,大家都觉得很亲近,对这些手艺有感情。”(前沿新闻记者赵颖妍 蒲永河)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2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