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天圣地阿拉善:曾为沙所困 今用沙生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新华网 作者:赵冰 编辑:包天墅 2017-08-03 14:17:03

内容提要:地处内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由于被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包围,一直被视为国内沙尘来源地之一,也是沙尘进入祖国腹地的主要渠道。

  “风起额济纳,沙落北京城。”地处内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由于被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包围,一直被视为国内沙尘来源地之一,也是沙尘进入祖国腹地的主要渠道。全盟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93%的地表为沙漠和戈壁,干旱缺水,植被稀疏,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保护好阿拉善的绿洲清泉,关乎当地人乃至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因此,积极探寻推进阿拉善沙生植物产业化建设的新途径,成了阿拉善人的必然选择。

  几十年来,阿拉善人从与沙抗争,到与沙和谐共生,演绎了一曲“让沙漠披绿装,让绿色惠民生”的沙海绿歌。

  退耕还林 阿拉善坚持走生态优先道路

图为今日的阿拉善。新华网发(赵冰摄)

  “以前我们开玩笑说,这里一年就刮两次风,一刮刮半年”,阿左旗林业局副局长杨晓军笑着说,“现在在这里站着,只感觉风大,基本没沙子起来”。

  杨晓军介绍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阿拉善盟草原植被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16.54%提高到2016年的22.5%,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5.04%提高到2016年的7.65%。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全盟牲畜头数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200万头(只)减少到2016年的176万头(只),其中农区养殖比重提高到55.6%,草原禁牧区21896万亩,草畜平衡区3740万亩,极大地改善了阿拉善的生态环境。

  多年来,阿拉善盟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以保护为主”的工作方针,实施“工业集中发展、农业收缩发展、牧业适度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沙产业规模发展、清洁能源理性发展”的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飞播造林、发展沙产业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美丽阿拉善。

  “绿带锁黄龙”阿拉善盟成功实施飞播造林

  阿拉善在长期与风沙的抗争拼搏中,逐步形成了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防沙治沙保护生态屏障的建设格局。通过多年努力,飞播的成功实践已经成为阿拉善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为同类地区提供了成功范例。

图为飞播造林的成效对比。新华网发

  头道沙子飞播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缘巴彦浩特城区以西,是阿拉善左旗生态治理的重点地区。

  2000年,头道沙子地区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实施为契机,完成飞播造林面积4万亩。这片林区有效阻拦了腾格里沙漠的前移,成为保护巴彦浩特城区和贺兰山最前沿的一道生态防线。

  实际上,早在1984年,阿拉善盟就已经开始进行飞播造林研究,即利用飞机播撒树木草种,模拟林木天然下种,从而达到防沙治沙的目的。

  1992年在飞播造林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自治区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成果打破了国际学术界降水量200毫米以下飞播禁区的论断。

  通过多年努力,飞播造林使流动沙丘趋于固定和半固定,有效阻挡了腾格里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的前侵蔓延,生态环境改善效果十分明显,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发挥沙生植物资源优势 带动牧民致富

  草绿了,人富了。阿拉善盟发挥当地肉苁蓉、锁阳等优质沙生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的目标,构建“龙头企业+种植基地+科技孵化+农牧业户”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建强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阿拉善沙产业健康科技园,打造产学研用全链条沙产业园区。

图为当地牧民种植的肉苁蓉。新华网发(赵冰摄)

  目前,全盟人工梭梭林面积达到270万亩,接种肉苁蓉54万亩,年产干肉苁蓉1300吨;围封建设白刺锁阳产业基地200万亩,接种锁阳19.5万亩,年产干锁阳2000吨;以沙地葡萄、枣树、黑果枸杞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3.32万亩,其中沙地葡萄2.3万亩、枣树0.42万亩、黑果枸杞0.6万亩。

  特色沙产业的迅速发展发展,先后培育引进了一批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林业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当地一大批农牧民走上致富路。

  44岁的马忠强,是阿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苏海图嘎查的一个普通牧民。2012年,在外打工八年的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回到家乡,在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开始种植梭梭树,没想到第一年就种植成功。马忠强逐渐有了信心,3年后,他又开始种植肉苁蓉。如今,马忠强1.6万亩草场上已经种了1万多亩梭梭树,还有2000亩肉苁蓉,预计今年收入就能达到20万元。

  “以前放牧的时候,每年羊毛的收入都用来买粮食喂羊了,根本不够人吃的。出去打工的时候,每年也就挣几万块钱。现在好了,种了梭梭树和肉苁蓉,每年的收入都能够增加。”马忠强告诉记者,和以前放牧或者外出打工相比,种植梭梭树和肉松蓉对牧民们来说是双赢的好事:一方面能改善生态,另一方面还能显著提高牧民们的生活水平。

  马忠强向记者介绍说,为了鼓励牧民们种植梭梭树,改善生态环境,政府的扶持力度很大,“以前,种植一亩梭梭树,政府一次性补贴90元,2016年开始,每亩梭梭树一次性补贴提高到了200元,牧民们拿到补贴以后,可以继续种植梭梭树或者肉苁蓉,不仅能继续改善生态,还能带来更多收益。”

   原标题:苍天圣地阿拉善:曾为沙所困 今用沙生金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