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明:新时代的“红色工匠”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日报苏晓梅 编辑:侯静 2018-04-24 07:41:16

内容提要:黎明,寓意着美好和光明。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黎明同志,人如其名。他扎根一线30年,不仅练就了电力运维抢修的绝活,还带领着“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活跃在爱心服务的街区里巷。在单位中,他是“看旗争优”的先进典型;在同事间,他是扎根一线的技能工匠和“蓝领创客”;在百姓中,他是初心为民的“光明使者”,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新时代的“红色工匠”

  ── 记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

  天津北方网讯:黎明,寓意着美好和光明。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黎明同志,人如其名。他扎根一线30年,不仅练就了电力运维抢修的绝活,还带领着“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活跃在爱心服务的街区里巷。在单位中,他是“看旗争优”的先进典型;在同事间,他是扎根一线的技能工匠和“蓝领创客”;在百姓中,他是初心为民的“光明使者”,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讲党性 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就是要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这是4月16日,张黎明受邀参加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公开课上的一段讲述。

  张黎明不仅这样说,更是这样做。配网抢修工作不分昼夜,需要随时待命,特别是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30年来,张黎明极少休息,即使是除夕之夜、儿子高考、父亲病重……

  “我从未关过手机,有时夜里听到下雨,就起来穿戴好,把电话握在手里,或者干脆到班里看看,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赶到抢修现场。”翻开抢修工作单,几乎每一项抢修都有“张黎明”的名字。

  2012年7月26日暴雨中的抉择深深印在张黎明脑海,天津地区遭遇60年一遇的暴雨突袭,当时张黎明正在病房陪伴病危的父亲,雨声却搅动着他的心。没有丝毫犹豫,他留下前来送饭的妻子,毅然赶到抢修班,刚进门就接到新港四号路港39线路电线断落的故障电话,立即出发赶往现场。

  那一晚,张黎明和同事跋涉在雨水中,车陷下去,就用手推,小区路窄,就一起蹚水走;那一晚,张黎明没有喝一口水、吃一口饭,和同事在暴雨中奔波近8小时;那一晚,从17点开始,共完成报修工作81件,所有抢修任务全部完成已是次日凌晨1点。工作服由干到湿,又由湿到干,双手被浸湿的手套泡到发胀,疲惫不堪的张黎明回到医院,看到重症病房的父亲和忙碌的妻子,愧疚的眼泪流了出来。

  张黎明永远将“大家”放在“小家”前面,他常说:“无论在平常还是关键时候,不管从事哪个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总书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高无上,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当选为十九大代表后,张黎明倍感肩头责任更重了。十九大闭幕后,张黎明先后29次参加天津市国资委、天津市总工会、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组织的宣讲活动,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聚焦学懂弄通做实,与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农民工、学生等面对面交流心得,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送到机关企业、部队单位、车间工地和田间地头。

  重实干 扎根一线积淀工匠精神

  张黎明服务的辖区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同时也是北方的第一个自贸区,这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落户在其中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40多家。作为所在班组的负责人,保障区域用电安全、及时排除故障隐患是他的首要任务。

  巡视、抢修、操作……在看似简单的工作中,他坚持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工余时间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线路图1500余张,累计完成故障抢修、倒闸操作等2万余次,从未发生安全事故和服务投诉,梳理分析上万个故障,练就了快速处理故障的绝活,积淀出电力一线工人的工匠精神。

  张黎明的这手绝活得益于他的工余爱好──“溜达”,他总是沿着电力线路“溜达”,并不时掏出小本记录线路沿途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回去再把一条条线路图精确地绘制下来,并弄清所有配电线路所带的用户及用电性质。慢慢地,他对单位所辖线路的全部参数指标、安全状况、沿线环境及用户特点等情况了然于胸,不仅线路所处位置和运行状况在他心中非常清晰,伴随长期抢修实践,他对于故障的判断也更加精准,可以根据停电范围、故障周围环境、天气情况、线路设备健康状况以及线路保护动作情况等,迅速判断出事故的基本性质和位置,准确地判断出故障成因和故障点,每每能在抢修任务中为及时恢复送电赢得宝贵时间。因此,张黎明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抢修“活地图”。

  “张黎明在工作上的精益求精是由于真正发自内心对工作的热情。”同事张可佳介绍,张黎明为将经验传授给大家,梳理分析上万个故障,形成50多个案例,总结形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用录音、视频等方式向身边员工传授,将其中常用的11个抢修小经验、8大抢修技巧、9个经典案例,印成口袋书,指导电力抢修高效开展。

  特别是在改进关键“小处”,抓好精益管理的重要“小事”方面,发明“黎明急修BOOK箱”,将抢修工具定置定位摆放,省去了翻找时间;将抢修车辆车头一律向外停放,减少了车辆掉头时间,出车时间由平均5分钟减少到2分钟以内;优化改进抢修工作流程,推广实施以“受理、行动、评价、分析”为主要内容的“AAEA”抢修管理模式,将高压故障平均处理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小时甚至更短。张黎明这种在工作中凡事“较真”、对待工作讲究而不将就的精神,使得故障抢修时间更短,抢修工作效率更高。

  求进取 寻求创新成就“蓝领创客”

  张黎明对创新有自己的理解,他说:“创新的过程是快乐的,创新的成果会让工作充满成功感和获得感。这种成功感、获得感就是让老百姓感觉不到停电,用我们的创新让百姓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是张黎明的想法,也是他创新的原动力。张黎明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渐成长为行业里响当当的电力“蓝领创客”。现在,经他手完成的技术革新多达20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万元。

  “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张黎明发现,社区用电超电荷或遭遇暴雨雷电天气时,线路变压器易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以前,作业人员须爬上电线杆带电更换保险片,正常抢修耗时45分钟左右。而一个变压器出故障,起码会影响150户居民正常用电。停电维修,老百姓只能干等。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张黎明和同事反复试验,终于发明出一种一体式绝缘拉杆。利用物理学重力跌落原理,巧妙地将刀闸设计成可摘取式,抢修员在地面就能摘取更换,修复时间一下子缩短至8分钟,既安全又省时。这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推广,仅这一项小革新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创客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自2011年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张黎明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创新孵化基地、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创新工作坊的“三级联动”机制应运而生,着力打造“众创、青创、班创”平台。在他的带领下滨海供电公司先后孵化出“志鹏”“蒲公英”“金种子”等班组创新工作坊8个,创客队伍由最初的十几人,逐步发展到如今的157人,获国家专利130多项,20余项成果填补了智能化变电站建设领域空白,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创新的脚步一刻不曾停止,2017年以来,为解决带电作业安全风险,张黎明和他的同事利用传感、识别、认知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带电作业机器人研究,成功研发导线上的“钢铁侠”──基于人工智能的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2018年,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发快马加鞭,进入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激光雷达+双目视觉”识别系统正在加快研发,机器人将由单臂操作转变为双臂操作,今年年底以前,机器人将可从事配网带电作业全部工作,实现操作型机器设备向智能化机器人的跨越。该成果将减少工作人员高空作业以及避免高压触电,提升供电可靠性。项目成功入围天津市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甘奉献 初心为民化身“光明使者”

  除了抢修班班长,张黎明还有一个特殊的“头衔”──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工作闲暇,他为这个“头衔”投入更多精力与热情。

  “节能互助、点亮邻里”公益项目,使600多层老旧楼道告别黑暗,近2000户居民从中受益。该项目源于张黎明到老旧小区抢修或看望孤寡老人时的观察和思考,这些小区楼道大都光线不好,腿脚不便的老人行动更为艰难。张黎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公司的青年志愿者们商量解决方法。终于,他从网上找到一种能声光控制的LED节能灯泡,非常节能,一年使用电费仅需1元左右。他还将滨海新区发放给他个人的一万元文明个人奖金悉数捐出,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用来购买这种LED灯泡,为社区居民带去了光明。

  服务队向社会各界公布服务热线电话,张黎明的手机号出现最多的地方,是社区敬老助残服务卡上、街道市民服务手册上、便民爱心卡上。打电话找服务队解决的问题中,除责任内的抢修,很多甚至与用电无关。10年来,党员服务队深入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庄、进校园、进医院等志愿服务,与11个社区150余户老弱孤残住户建立帮扶关系,党员服务队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近万次,惠及居民10万余户。

  开展志愿服务,除了自觉自愿,有时更需要“豁得出”的品质。2015年3月的一天,黎明服务队的一位帮扶对象,家住丹东里社区70多岁的陈雨兰大娘打来求助电话,说心脏不好受,喘不上气,她子女又联系不上。火速赶到现场的张黎明连忙拨打120叫救护车,可对方说到达丹东里至少需要20分钟。时间就是生命,这样就很有可能由于治疗不及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看着大娘痛苦的表情,张黎明斩钉截铁地做了决定:“见死不救不是咱们共产党员的作风,大娘这情况不能耽误,咱送大娘去医院!出了事,我担着!”他将大娘从三楼背下去,和队员们一道将大娘平躺在车椅上,5分钟不到就将老人送到附近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还帮她垫付了医药费,一直等到大娘脱离危险病情稳定后才离开。

  当陈大娘的家人带着锦旗到服务队,向张黎明和队员们鞠躬致谢时,每个队员都感受到心灵深深的震撼。这种震撼,不仅因为这是一个家庭的最高礼遇,更重要的是,它让队员们明白,无论什么事,只有对百姓“心存大爱”,才能关键时刻豁得出去,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服务队的称号。(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