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记市救助管理站安置教育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韩雯 编辑:付勇钧 2019-09-11 09:40:40

内容提要: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来说,救助站无疑是他们避风的港湾;作为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他们在竭尽所能打造一个温馨的港湾,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天津北方网讯: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来说,救助站无疑是他们避风的港湾;作为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他们在竭尽所能打造一个温馨的港湾,让回家的路不再遥远。

市救助管理站安置教育科,承担着受助人员的医疗救治、寻亲找家、临时安置等工作,可以说,这是一个责任重大的岗位,也是体现担当作为的一面镜子。每一名工作人员不负众望,不辞辛苦、倾心付出,身体力行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谱写了一曲曲动人故事。

寻亲找家,是市救助管理站安置教育科的重头戏,因为对于受助人员来说,家才是他们的最终归宿,而找家又岂是一件容易事。“我们帮助寻找家的人,大多数是精神疾病患者、智障人员和聋哑人员,他们是说不出家在哪儿的,有的即使在登记表上填写了家庭地址,也不一定就是他的家。”作为市救助管理站安置教育科的元老,闫世威最了解找家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唯有坚持总不会被辜负。

曾经有一位受助人员,问家在哪?他嘴里不停地说:“张屯、张屯……”翻地图、在网上搜索,全国有好几个省市都有张屯这个地方,到底是哪个地方的“张屯”?闫世威想出了另一种方法,“你家南边的村叫什么?东边的村叫什么?”就这样,受助对象的家一下子有了方向,打电话进行核实,离家出走15年的老人终于有家可归了。

根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安置教育科共为2600余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找家,他们还不断创新工作和服务手段,在利用互联网、发动群众提供线索的同时,与公安部门深度合作,在DNA采集、人脸识别纳入常规寻亲动作基础上,细化执行标准,完善信息采集比对等具体举措,借助科技手段为寻亲开辟了新的渠道。多措并举,只为让更多的受助人员尽快与家人团聚。

为了将受助人员安全送回家,他们舍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小家团圆时刻,面对艾滋病人、乙肝病人、结核病人,他们从不冷眼相待,而是伸出温暖的手,肩并肩,让回家的路充满温情。

在平凡中坚守岗位,在坚守中履职尽责,市救助管理站安置教育科17名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干事创业,他们不忘初心、不负使命。(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