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记事 | 市委全会后第一周:只争朝夕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津报观察工作室 编辑:李松达 2020-12-07 20:12:05

内容提要:过去一周是天津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闭幕后的第一周。全会为天津“十四五”和2035年提出了目标、任务,描绘了美好愿景。达成目标、完成任务,关键在“干”,落实为一件件具体的“事功”。时间不等人,必须乘势而上、只争朝夕。

过去一周是天津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闭幕后的第一周。全会为天津“十四五”和2035年提出了目标、任务,描绘了美好愿景。达成目标、完成任务,关键在“干”,落实为一件件具体的“事功”。时间不等人,必须乘势而上、只争朝夕。

12月的第一天,天津市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会议召开,研究部署新发展阶段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上,就实施《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作出部署。

(3日至4日调研现场/摄影记者 许凯)

12月3日至4日,天津利用两天时间召开重点项目现场办公会。市领导和有关市直部门、各区负责同志深入蓟州区、宝坻区、河西区调研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现场协商解决具体问题,召开会议谋划进一步发展。见贤思齐、比学先进,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现场办公会传达出强大的发展气场。

强化科技创新这一发展引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又在全面创新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天津今后五年的第一目标是基本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没有科技创新根本谈不上“先进”和“研发”。建成“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同样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的当下,科技创新更是前所未有地与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紧密结合在一起。狠抓科技创新,是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从更大的层面讲,推动科技创新也是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服务国家发展的需要。

“津报观察”注意到,参加天津市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会议的,既有市、区两级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又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市属国企、创新型企业的负责人,涵盖产业、科研、人才、金融等科技创新相关各个方面。会上,市科技局、滨海新区、津南区主要负责同志围绕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提升研发平台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等作了发言。

天津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比如智能科技、信创产业形成集聚效应,新动能经济发展迅速,高校科研机构众多,拥有和在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次会议强调,要把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作为重中之重,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壁垒和体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创新动能、活力。要打造重大科研设施,打造“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细胞谷”、“北方声谷”等平台载体,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的创新标志区等。

眼下正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时期,天津在科技创新领域还将编制一批“十四五”专项规划。从之前发布的《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或许可以看到未来5年天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一些重要发力点。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天津要着力推进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涉及增强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转移转化、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提升科技型企业创新能级、引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力度很大。

比如要布局建设合成生物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申报合成生物、新能源转化与存储、功能晶体等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和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对标国家实验室谋划建设天津市实验室(海河实验室)。力争脑机交互、手性科学、应用数学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聚焦重点领域,制定“保持现有优势”、“解决‘卡脖子’问题”、“抢占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三类技术攻关清单。着力推动以信创产业为突破口、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营造产业创新生态。编制信创产业“十四五”规划等等。

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目标提出,到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9000家,“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科技领军(领军培育)企业分别达到3500家、350家和250家,“独角兽”企业达到6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00亿元,占GDP比重位居全国前列。力争新建5家市级大学科技园,2家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

“调研+现场办公会”,既是看实况,也是出快招,以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疏通瓶颈障碍,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2018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曾聚焦16个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诉求,连续召开现场办公会。今年随着“十四五”目标划定,现场办公会聚焦重点项目建设。

重点项目不只是“点”的意义,其在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具有战略地位。

(3日至4日调研现场/摄影记者 许凯)

“津报观察”了解到,12月3日至4日,市领导和有关市直部门、各区负责同志调研的项目包括大唐盘电至宝坻区供热主管线及中继泵站工程、伊甸园生态教育国际生活示范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北京计量院宝坻院区、陈塘科技商务区、天津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等,涉及蓟州区、宝坻区、河西区。其中既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又有绿色发展示范项目,还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承接载体和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平台等。

(3日至4日调研现场/摄影记者 许凯)

“调研+现场办公会”,首先是要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对于共性的问题,要从更大的层面上完善体制机制,破除发展障碍。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这次会议特别强调,要对照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查找分析我市营商环境、投资服务环境的差距短板,逐项研究梳理,制定改进措施,迎头追赶、加紧赶超。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12月2日,市委常委会还专题听取了关于天津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的汇报。会议要求,紧紧扭住“人”这一改善营商环境的关键因素,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要以从严管党治党的力度,倒逼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和工作要求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两个整天的“调研+现场办公会”,参加的包含市直部门、各区负责同志。调研开会的同时,也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交流项目建设经验,明晰自身差距不足,比干劲、拼“事功”,达到见贤思齐、比学赶超、互励互促、推动落实的效果。

这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树立勇做先锋、竞相发展的意识,高水平实施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把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的重大举措进一步项目化、工程化,确保落实落细,加快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互联网等优质产业引进培育,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十四五”发展谋划与重点项目布局同步部署、同步落实。

会议要求,增强千方百计抓落实的能力,确保发展规划项目化、实案化;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劲头抓落实,只争朝夕,早动手、争主动、动作快,确保高质量项目尽早落地见效。

“早”、“争”、“快”、“实”,迎接“十四五”开局之年,天津不能“等等看”,必须争分夺秒,以一刻不耽误的劲头抢抓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