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这里,要让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心无旁骛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陈汝宁 吴涛 编辑:李松达 2021-01-17 21:38:00

内容提要: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他对在场的企业研发人员表示,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发展也要靠自主创新。

天津北方网讯: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展示中心,他对在场的企业研发人员表示,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发展也要靠自主创新。两年后的今天,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自主创新的高分答卷。

“2019年1月17日非常荣幸能够全程参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接待汇报任务,在现场聆听总书记对园区工作成果的肯定和殷殷嘱托,这一天是滨海的荣誉、是中关村的荣誉、是在滨海中关村这片协同创新热土上所有人的荣誉。”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公司总经理郑毅说。

就在昨天,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加速迈向京津冀自主创新“策源地”再传捷报,天津联汇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机器人研发总部项目、法施达(天津)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中天翔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中电云脑健康医疗大数据运营平台与研究院项目等12个项目集体签约落户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截至目前,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已突破2000家大关。此次签约落地的12个项目,均在“3+1”产业体系之中,这些企业将在园区不断聚集,成为园区产业升级、实现突破的催化剂。

科技园里,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天津氿益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夏斌和团队里多位同事眼看着新建的自动化厂房和办公基地即将投用,王夏斌觉得自己干劲儿十足。“我们对自主创新十分重视,始终通过科技的力量来保持我们的产品具备领先优势,公司每年都会拿出前一年营业额的5%-7%投入到研发之中。”王夏斌介绍,“在落地后,我们迅速和本地的一些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进行沟通合作,积极融入到园区的自主创新之中,培养创新人才,攻克企业痛点,共同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以高质量发展为纲,以协同创新为核,两年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引项目、搭平台、强服务、做示范”为工作举措,深化体制机制创新、高效组织产业资源、强化科技创新服务、完善园区配套等,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果。

产业组织成效明显。科技园紧紧围绕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打造“3+1”产业体系,截至目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引进企业2109家,注册资本金达到752.5亿元。2020年园区克服疫情影响,实现新增企业666家,同比增长30%,积极服务并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园区超过20%的企业来自北京;北京蓝星清洗、轻松筹、英中石墨烯、四块科技、仁合益康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转化落地。

创新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提升创新孵化能力,新增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北创百联众创空间、中关村雨林空间和滨海中关村智能制造科创中心等市级以上双创载体5家。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发挥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工业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等多个平台功能,服务科技企业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就产学研用建立创业导师、科技特派员、共建研发实验室及大学生实训就业等方面建立多维度合作关系。加快自主创新成果应用,园区企业飞图同辉的网数集群对讲机技术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实现应用;卡雷尔机器人实现了在滨海新区文旅、公安、疫情防控等多个场景的智能化应用;赛优医疗被评为2020年天津市“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020年,园区内国高新企业、国科小企业、雏鹰企业的数量均有较大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此外,2020年园区成立了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联合党委,把党建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天津市和滨海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出台《天津市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措施》及实施细则,园区吸引各类科技人才1500余人,百余名企业高端人才获得人才补贴百万元,15名企业家被评为2019年天津市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滨海新区“优秀企业家”。两年来园区用于支持平台创新发展、入园重点企业补贴近一亿元,确保科技创新平台高效发展、各类人才能够安心创业。

强化规划引领、补齐配套短板。充分发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的窗口作用,高标准完成科技园“1+2”规划,即战略规划、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配套方面,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北塘国际学校、配套高端白领公寓、九年一贯制学校、滨海新区Z2线、Z4线地铁等一批社会配套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至滨海新区核心区免费摆渡车已经开通,区内商务酒店、知名快餐品牌、高端餐饮、商业配套日趋完善。园区取得以上成果得益于京津两市坚定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形成高效务实的协同工作机制,共同打造了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为园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视察,对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两周年之际,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明确了园区产业规划、空间布局设想及未来15年的各阶段发展目标

“3+1”产业体系定位。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明确了以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大健康为主导,科技服务业为支撑的“3+1”产业体系。三大主导产业聚焦自主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业前瞻技术突破,力争通过产业培育,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创新服务,为三大主导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布局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强化规划引领,支持产业用地高效复合利用。空间聚焦培养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端化。同时,调整增加部分新型产业用地,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用地难的问题,加速构建科技成果中试、产业化的集约平台和基地,助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布局上,滨海—中关村科技园10.3平方公里范围内打造“一环一带三片区”的城市发展格局,同时,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积极与周边功能区协同联动发展,在空间上建立四区联动机制。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要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未来将牢记嘱托加油干,不负韶华践于行:到2025年,集聚资源、加速培育。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围绕“3+1”产业体系,聚集一批拥有自主创新技术、成长性高、有带动引领作用的科技型企业,围绕新赛道培育一批根植性强的企业,初步构建成类中关村科技创新生态。

到2030年,建立生态,率先突破。园区将在推动全面创新改革领域发挥政策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形成2-3个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成熟的类中关村科技创新生态。

到2035年,打造标杆、形成引领。园区将全面建成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引领区、吸引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高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天津滨海—中关村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重托,承担新使命、展现园区新作为。让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津云新闻记者 陈汝宁 摄影 吴涛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