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使用手册 | 天津人这些年味儿非遗,过年时才有……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天津发布 作者: 编辑:付勇钧 2024-02-14 23:18:12

内容提要:春节作为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庆典活动,以感恩祈福、阖家团聚、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

天津北方网讯:春节作为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都会举行各种庆典活动,以感恩祈福、阖家团聚、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

请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木版“新”年画“含龙量”满满

年画的历史首先是年的历史。

中国是农耕古国,生产周期与大自然四季一轮的周期同步,每逢新旧两个周期交接——过年,则必是大事。在这几天里人们要把对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尽情的展现出来。为此数千年来人们创造了无数充满魅力的年俗文化,其中中华文明性质最鲜明、文化内涵最浓厚、艺术气息最绚烂而独异者,就是年画。年画中蕴藏着中国民间的立体影像、广角的社会和生活,还有祈福纳祥的美好期盼。

天津素有以“画”过年的传统,是我国重要的年画产地,在中国年画历史上,天津一直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地方,可以说天津年画史是中国年画史一个清晰的缩影。

天津自建卫以来,传承至今的除了年画之外,还有众多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它们是天津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天津人民的智慧和天津历史的底蕴与辉煌。

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过年必备”。

在杨柳青镇“玉成号年画坊”,走进古朴的院落,映入眼帘的就是今年的龙年专属新年画《钱龙引进八方财》,“钱龙”,作为一种吉祥图案,象征着财富、权力和吉祥,以期盼带来好运、成功和幸福。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霍庆顺长子之媳、“玉成号画坊”第七代传承人张宏介绍,今年设计了两幅龙年专属新年画,分别为《钱龙引进八方财》和《团龙》,为广大市民游客送上新春的祝福。

张宏说:“《钱龙引进八方财》是我们基于传统老年画《乾隆引进四方财》创作的,画中的元素都是传统元素,比如老钱儿、钱串子龙、聚宝盆,老元宝,但是创作出来的线条以及表现形式,又迎合了现代的审美。我们不仅有传统的木版印刷的这种体验,今年还增加了套色印章,特别受欢迎。第二幅龙年专属年画《团龙》,是将玉币和龙的形象相结合,象征着团结圆满、蒸蒸日上的寓意。”

在体验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过程的同时,这个春节,杨柳青古镇文艺爱好者和“萌娃”们用独特的艺术形式为全国各地到访千年古镇杨柳青的朋友们送上最热烈的春节祝福,体现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

在杨柳青古镇,感受璀璨灯火的同时还可以体验民俗表演、文艺演出、互动游戏等活动。

河畔舞动中国龙,点亮中国灯

“连年有余”画意津门,万事兴“龙”共舞新春。在“年礼会”集合非遗产品的基础上,今年津湾广场推出以春节为主题的民俗展演活动,尽显津门非遗文化传统。

春节期间将邀请众多天津非遗传承人走进津湾广场,有来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葫芦庐,集实用与吉祥寓意于一体的津门蔡氏贡掸,还有饱含天津饮食文化的赤土扣肉、茶汤、糖画等,共同打造“年礼会”非遗主题市集,为天津人及各地游客奉上独具天津特色的文化礼品。

元宵节期间,将献上以“同乐花鼓”为代表的主题展示,在传统文化的韵味中,共赴团圆之夜。

非遗展示感受传统文化

为让市民遇见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韵,天津戏剧博物馆将于正月初一至初八上午推出非遗体验活动,包括相声、快板、叫卖、舞狮、京剧衍生作品《天官赐福》等。正月十五下午2时,戏剧博物馆将推出“千年古彩戏法,今日传承不息”活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肖桂森及其弟子将向游客展示中国传统魔术“古彩戏法”。

正月十四上午10时,天津文庙博物馆将举办葫芦文化讲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制作技艺代表性项目第四代传承人赵伟将带观众了解葫芦文化与天津葫芦制作技艺的独特魅力。正月十五、十六,赵伟还将在该馆带领参与者手工组装独具特色的元宵节灯笼。

春节假期,打卡“津门故里”,到古文化街感受“民俗味、文化味、天津味”。古文化街2月5日至16日(农历腊月二十六至正月初七)在戏楼举办文化展演活动,伴随市民和游客欢度新春佳节,感受天津传统民俗。

非遗过大年,春节不打烊。“龙行龘龘 携手向新”2024天津市第二届西岸非遗·老字号年货节第二阶段持续进行。活动将持续至2月17日,百余个非遗项目、中华老字号、津门老字号品牌、年宵花市、特色文创以及精品年货商户,联袂为市民游客呈现一场特色年货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的沉浸式新春盛宴。

有声有色赏非遗,有滋有味过大年。春节期间,滨海新区加强非遗文化传承,融入更多非遗元素,在烟火气与文化味的交融中,触动历久弥新的文化记忆,凝聚一个个幸福的时刻,呈现流光溢彩、红红火火的春节。

震天动地的大鼓大钹之声、铿锵有力的节奏、起伏的闪闪镲光、上下飞舞的五彩镲缨,龙腾虎跃、锣鼓喧天,把沿海渔民粗犷淳朴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汉沽街道大马杓沽村,滨海新区国家级非遗项目汉沽飞镲的表演,让村民和游客眼前一亮。飞镲表演不仅生活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而且场面热烈。

葛沽宝辇会作为葛沽镇千年历史中原生态传承至今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瑰宝,历经六百余年沧桑岁月而长盛不衰。诚邀广大民俗爱好者在龙年正月十六(2月25日)齐聚葛沽,观宝辇盛会,赏千年风华!

此外,葛沽镇的花灯民俗文化大集今年首次亮相,于2月12日(正月初三)开始,一直持续至2月25日(正月十六),占地7万平方米,共计24组灯组,其中包含迎春、祈祥、纳福、赛博光影四个主题,同时搭配数以万计的装饰类彩灯烘托氛围,将为大家打造有亮点、有看点的全景式体验。

花灯之外,现场还有打铁花、川剧变脸、祥狮巡游、酷炫风火轮、网红不倒翁、盒子灯表演等,让游客在赏灯观景的同时尽情享受快乐。

综合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非遗中心、天津日报、新华社、天津西青、滨海文旅发布、吾乡葛沽、天津古文化街津门故里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