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网络中国节·清明
专题 天津 民生 津抖云 文娱 体育 财经 地产 IT 汽车 时尚 教育 健康 场景秀 文旅 工作室
 
清明假期三天全市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60亿元 春风十里 我在天津等到您
  清明假期前后津城文旅市场迎来春节后的第一个小高峰。数据显示,仅清明假期三天,全市就实现...[详细]
文旅融合 人市两热——2024年清明假期盘点
  清明,是节气,也是节日。不论“雨足郊原草木柔”,还是“遥听弦管暗看花”,这个清明小长假...[详细]
  • 一座城池
    旧风旧俗有待改进。加大文明祭扫的宣传工作,通过讲座、海报宣传、公益广告等载体,结合环保工作进行推行,让广大市民把对故人亲人的祭祀、追悼,从传统的烧纸钱向召开家庭追思会、网上祭扫、踏青春游等文明环保行为转化,用文明进步的新风尚为天津文明程度的提升做贡献。
  • 再见寒秋
    近年来,全市践行移风易俗,倡导网络祭祀、家书行动等,引导市民摒弃旧习,文明祭扫。
  • 王猹猹
    文明祭扫,避免因为自己的一时观念上的想法,让更多的人承受灾难性的后果。
  • 追梦人
    清明时节,追忆亲人,缅怀故人,是国人寄托哀思、怀念先人的传统节目,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祭扫并不一定只局限于烧纸钱,放鞭炮。我们可以献上一束鲜花、栽种一颗树木、或者采用网上祭扫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祭奠之情。这些方式既文明时尚,又节约环保,值得效仿。 文明祭祀、摒弃旧习,需要从意识上转变,需要你我的共同参与。
  • 三支铅笔
    禁止焚烧祭祀品买卖纸钱,我觉得挺好,以后就送鲜花,让先祖少点乌烟瘴气。
  • 芝士配年糕
    网上祭奠好处挺多的,不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适用性强,方便快捷,更可以永久保存,不失为文明又实用的好方式。
 
清明假期 天津实现旅游收入60亿元

  “清明假期,有没有1亿人在天津?!”“是不是半个天津市的人都在五大道?”这个小长假,天津再次成为全国文旅热门目的地。据统计,清明假日3天本市共接待游客710.21万人次,单日游客接待量屡创今年新高。【详细】
 
 
全市青少年事务社工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弘扬民族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连日来,天津市青少年事务社工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全市广大青少年事务社工广泛开展“白花敬英雄,青春承遗志”“清明祭英烈,弘扬爱国情”“巧手做青团,深情寄清明”等主题活动,引领广大青少年传承中华传统节日......【详细】
 
 
清明假期公众出行需求强烈 全市综合交通客运总量 达1824万人次

  今年清明假期,公众踏青、旅游出行、扫墓祭奠等出行需求强烈,全市综合交通客运总量1824.60万人次,日均608.20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42.00%。继5日地铁客运量以231.17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6日铁路客运......【详细】
 
 
特色餐饮提供丰富选择 津城美食圈 满足您味蕾

  西北角早点、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从本地特色到外埠的网红餐饮,天津美食圈在这个清明假期百花齐放,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选择。【详细】
 
 
清明假期蓟州区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创新高 津城“后花园” 游人真不少

  在赏花踏青和乡村休闲等“春日经济”的带动下,清明假期蓟州区文旅市场消费火爆,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详细】
 
 
小长假全市综合交通客运总量1824.6万人次 铁路单日客运量创历史新高

  今年清明假期,全市综合交通客运总量达1824.6万人次,日均608.2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42%。其中,4月5日地铁客运量达231.17万人次,4月6日铁路客运量达47.94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详细】
 
 
小长假近330万人次公交出行

  清明假期3天,我市公交客运人次近330万,免费卡人次近五成,其中近5万人次通过“天津公交”App领取免费体验券绿色出行。【详细】
 
 
清明假期天津派出6395个检查组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892项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红线

  清明假期,全市应急系统聚焦森林防灭火、企业生产全面恢复、群众出行活动密集等安全风险,强化风险管控、督查检查、应急备勤。假期里,全市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累计派出6395个检查组,14811人次,检查......【详细】
 
 
清明假期 留言薄写出时代强音
  清明节期间,天津的平津战役纪念馆里,游客们都会被一本留言薄吸引驻足。【详细】
 
 
津门赏春再添好去处 长虹生态园400余株碧桃盛开

  目前,长虹生态园碧桃园的400余株各色碧桃正值盛放期,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游春、赏花。【详细】
 
 
更多
  节日起源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详细]
 
  传统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详细]
 
  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详细]
 
  祭祀扫墓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作为鬼节,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详细]
 
津云新媒体制作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