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中旬起,羽绒服厂家就开始在央视黄金时段推出广告,来势凶猛,大有羽绒家族“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恶战寒意。熟悉国内市场的人都知道,广告投放量的骤然大增往往是价格大战的先兆。最近又有公司将枪口对准了羽绒服,并把卖点定格在“鹅绒比鸭绒好”的公开“挑衅”中。广告比武几次刀光剑影的交手,牢牢把大家的“眼球”吸引过来。
“到底是鹅好,还是鸭好?”这不仅是广告中的疑问,也是记者急于想知道的答案,记者拨通了这家公司的电话。令人遗憾的是,原本很热情的总经理助理,一听明记者来意口气马上变得格外谨慎,并一再强调“关于鹅绒服的事只有我们总经理知道,只有他才能解释”。当记者要她联系总经理时,李小姐称总经理不在公司,到外地出差了。
记者又把电话打到这家公司的天津代理商,从办公室工作人员那里获得了这样一些信息:鹅绒服相较于鸭绒服有更轻更薄更暖的优势,而且这么好的产品售价仅相当于目前市面上名牌羽绒服的中档价位。
记者又将求证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羽绒服工业协会。协会秘书长姚小曼女士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令人震惊的是,姚女士第一句话说的竟是:“我今天终于明白媒体为什么纷纷询问鹅绒服一事了!我可以负责地说这是在炒作!说实话我对这种做法很反感。我必须澄清我们没有预测过鹅绒市场的任何走向,也没有提供过任何鹅绒与鸭绒的比较数据。”姚女士口气很气愤。
在记者问及鹅绒与鸭绒的质量区别时,姚女士非常明确地回答:“鹅绒与鸭绒同属于羽绒类,但因鹅绒产量少所以价格很贵,国内很少有制品出售,一般用做出口高档羽绒衣、被,比如一床鹅绒被在日本能卖到30多万日元。另外,比较鹅绒与鸭绒的品质还必须有一些前提条件,一是时间,即鸭鹅的成熟期;二是地点,北方鸭鹅因天气寒冷绒朵较大,保暖性较好。”
姚女士强调,在鸭鹅含绒率相等的情况下,没有什么数据证明二者有何不同。另外,国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羽绒服90%是鸭绒制品,并且1995年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在工商管理局注册了羽绒制品质量保证标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生产企业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没有履行质量承诺等行为都可以投诉。(曹文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