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几位记者来山西旅游观光,一路上对山西的壮美景色赞不绝口。观赏完临汾的景点后,听说晋城沁水县境内自然风光旖旎,便决定直奔沁水。谁知,在往返于翼城至沁水路段时,却历尽敲诈,苦不堪言。
山西日报报道,当驱车离开临汾,来到翼城通往沁水的省道翼沁线时,发现道路正在翻修,施工人员说该线路已经封闭,车辆不得通行。但记者们却没有看到任何禁行和绕道标识,只看见路口有七八个农民正忙着为过往车辆指引线路。记者停车上前打问情况,农民们说:“带车前行20元,告知路线5元。”
鉴于天色已晚,一行人决定花20元让一位农民带路。当车从翼沁线左侧一土路行进了不足20米时,带路的农民要求下车,并保证说只要沿着此路走下去便可到达沁水县城,说完要了5元钱扬长而去。记者们只好开车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前行,好不容易走进隆化镇山中腹地时,才发现大上其当。每路过一个村落,就有几个人用木栏杆挡在路中间,过一辆车交10元钱;每通过一段居民小路,就有两三个人将一棵树横在路中央,过一辆车交10元钱。
第二天,记者们决定返回临汾,为避免头一天的遭遇,经过咨询后,一行人改变线路,决定由沁水县中村镇至西阎镇、二曲乡、南梁镇、中卫,再经翼城北关镇返回临汾。
当车行至省道翼城至沁水张村路段时,一行人又看到了来时的景象:一群一群的妇女,二人一小组,五人一大组,人手一把铁锹,或坐在路边,或藏于路边树丛中,车一过,立马横在路中间,理由是“为你填路”,只收1元钱,不掏钱是万万不能通过的。不足10公里的路段,光这“1元钱”就掏走记者们30多元。一个记者灵机一动,下车取出照像机拍摄时,妇女们当即向树丛中跑去……
车终于开进了翼城县南梁镇,这时,停在路边一辆车牌号为晋L—56000的212吉普车门开了,走出一位身穿警服,但不戴警帽的人,径直来到记者们车前,说要检查驾驶证。记者一边问他为什么不出示证件,一边拿出照像机拍摄时,该警察飞速离去……
近年来,山西省已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搞旅游开发,硬件设施要配套,软环境更加重要。记者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整顿翼城至沁水路段的通行环境,不要因小失大,影响了山西省对外开放的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