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 昨日,家住河北区的王先生走进了产房,陪伴着妻子生产,亲眼目睹了孩子的出生。他是本市第201个亲自迎接宝宝出生的爸爸。 据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的专家介绍,从去年3月份产科开展丈夫陪产活动以来,已有很多夫妇进行了咨询,到目前为止该院共有109位“产夫”参加了妻子的生产。她介绍说,丈夫陪产就是产妇的丈夫在妻子生产过程中一直陪在旁边,亲自迎接孩子的出生。“丈夫们在进产房前都是‘全副武装’,进行过充分的消毒,绝对保证卫生和安全。丈夫们在医生的指导下,陪伴着妻子,给妻子擦汗,说一些鼓励和安慰的话。” 本市著名妇产科专家王淑雯介绍说,过去我国妇女生产基本上采用家庭式分娩,由家里生产过的婆婆、嫂子等有经验的妇女帮助接生。虽然卫生条件不能保证,但是产妇却能觉得有安全感,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产妇都去医院生产了。可是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卫生条件虽然能保证,但产妇总会有陌生感、不安全感。而分娩的顺利完成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四大因素,因此让产妇有一个温暖、安全的物质、精神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有经验的医务人员的医疗保证很重要,但丈夫给妻子带来的心理和精神支持是其他人所不能取代的。 然而,使用这种方式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丈夫们应在产前学习过相关的医学常识和有关的分娩知识。否则,丈夫就无法以客观、平静的方式去陪伴产妇,反而会加重产妇的惧怕、恐惧心理,帮了倒忙。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产科主任赵忠桢教授也表示了相同的态度,“我们就有过这样的教训。医院在1999年底就尝试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在申请的准爸爸中进行了一定的筛选,从中选择了几位准爸爸,他们都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第一例、第二例都顺利过关,但第三个准爸爸却晕倒在产房里了。因此,良好的孕期、产前教育是能否顺利开展这项活动的首要前提。” 我知你的痛 昨天,家住河北区的王先生一直陪在生产的妻子身边,从待产直到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他和他的妻子一起经历着生命的历程。 “这种感觉真的无法形容。”王先生激动地说,“从妻子阵痛我就陪着她,一直陪着她进产房,真正体会到当母亲的不容易。看到妻子痛得直冒汗,我也只能握着她的手,给她擦擦汗说点安慰的话。虽然我不能帮她做什么,但能陪在她的身边也是好的。当我亲耳听到了孩子的第一声哭声时,我激动得也哭了,除了喜悦外,还有对我母亲的感激、对我妻子的感激,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我的妈妈,好好对待我的妻子。”【杨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