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2月18日电 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堪称一片神奇的土地。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它在自然和文化上的独特魅力,更向投资者展现了它所蕴含的巨大商机。
我国西部开发的区域,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兵团)、内蒙古、广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0年末人口为3.55亿人,占全国的28.1%。国内生产总值1.66万亿元,占全国的17.2%。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水能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天然气储量占70%以上,煤炭储量占60%左右。我国已发现的170种主要矿产中,西部地区均有相当储量。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江河上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大量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川渝盆地的天然气也很多。陕西、内蒙古、宁夏、贵州等地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未利用土地较多,其中牧草地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耕地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西部水资源年均总量占全国的50%左右,光热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多样,生物物种独特,农产品生产历史悠久,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条件很有特色。
西部地理风貌独特,民族风情多样,人文遗迹丰富。历史上,西部曾经是我国最繁荣的地区之一,著名的“丝绸之路”、“开元盛世”、“西夏王朝”等都发生在这里。自然、社会、文化因素相结合,使西部旅游资源独具魅力。
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总数达到2.28亿人,从业人员有1.83亿人,劳动力的平均成本只有沿海地区的40%左右,发展资源加工和面向附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条件较好。西部地区3.55亿人口中,90%居住在接近中部和东部的地区,仅四川、广西、陕西、重庆四省区市就有2亿人口,发展经济和提高收入的空间十分广阔,潜在市场很大。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也有一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部地区布局了一批项目,建成了一些工业基地、国防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集中了一批人才和技术,初步具备了生产协作配套的基本条件。
西部地区与周边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是东亚地区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以及蒙古、俄罗斯的陆上必经之地,已经形成了“亚欧大陆桥”的铁路通道,发展同这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具有一定区位优势。
两年多来,西部大开发进展顺利。2000年,新开工的十个重大项目都有实质性进展。2001年,国家新开工12个重点工程,总投资约3000亿元。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超过全国平均速度。西部大开发的顺利推进,正引领西部地区进入新的增长期。
按照有关规划,在未来5到10年内,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有较大发展,有特色的地方经济初步形成。到21世纪中叶,将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的西部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