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一”儿童节到了,捕捉这一气息最快的莫过于商家们。逛逛街,转转商场,总能不时发现“迎六一”、“庆六一”的字眼和那满目斑斓、丰富多彩的儿童类商品。儿童消费市场是块“大蛋糕”,难怪有商家自嘲道:六一节,是商家的节。
福州市鼓楼区津泰路的图书广场此番精心准备,推出了“好书伴我成长--庆“六一”优秀少儿图书大联展”,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和习性,不仅囊括近年来最为畅销的儿童读物,还有寓教于乐的知识性图书和卡通画册,内容考究,且包装精美,不少书里还配有光盘和小玩具;福州市的摄影楼,纷纷打起儿童写真的生意经,“留下您孩子成长的足迹”,儿童拍写真也成了时尚;学习用具、儿童玩具、童装,历来是儿童消费的主旋律,款式年年翻新,价格也年年扬高。
这个节日,犯难的是家长们。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标价168元;一套精装的《宋词三百首》标价980元;一种比巴掌还小的《幼儿英语图卡》只有6页,标价也要十几元。更令人不解的是,一种针对少儿初级英语教学的名为《疯狂美语》的教材,一套200元的价钱不说,上面为何还非要印着个穿着三点式、性感的美国女郎?
而今,少儿图书成了一种奢侈品。家长们只能把图书作为一种礼品送给孩子,假若是作为一种智力投资的话,成本未免高了点。在机关工作的李先生感慨地说,到了节假日,特别想带孩子去逛书店,但就怕孩子吵着买,买太多了实在有些费劲。
再说,其它的儿童类商品,节日的售价显然也比平日高出了一截。为什么这么贵,商家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现在多为独生子女,儿童大多是家中的“小皇帝”,再说,节日里,家长们在孩子的指点下少了讨价还价的余地,商家们当然可以借机捞点油水。
上街走走不难发现,儿童节到了,就连路边小摊小贩和小卖部的经营者也活跃了起来,想方设法进新货、出新招,甚至不顾后果地引进一些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东西,如印有恐怖画面的玩具、图片等,为的是也搭个节日消费的顺风车。
然而,家长们苦恼道,节假日里的购物,反而让人无从下手。一边是商品质量好但价格昂贵,一边是价格低廉但质量低劣,为何那些质量好价格又适中的商品不见踪影?
有关专家指出,商业经济融入节假日,要从实际出发,不可一味地抬高价格,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时,儿童消费市场要考虑儿童的特殊性与承受力,单以盈利为目的,有时给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件商品、一份礼品、一场游戏,而可能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巨大伤害。
社会中的每一员都担负着为祖国的花朵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环境的职责。孩子的节日,商家的节日,融合了,既带动了内需发展,也体现了全社会对下一代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