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绿堤、沙滩;青山、碧水、人家。为了这幅美好的亲水图景,让我们每个人都加入到护水的行列吧!”一群儿童站在污染严重的太湖边向社会呼唤。今天,以“饮水思源,保护太湖”为主题的水资源保护活动在太湖中的西山举行。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刘春生说,要保护水资源、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必须建立起社会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机制,从自我做起,从娃娃抓起。“现在,是迫切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行动的时候了!”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可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本来就少的我国,目前水资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矛盾日趋突出,这在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尤其如此。
太湖流域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62亿立方米,而近年这一流域年用水总量在280亿到290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近两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内工业和生活污水年排放量已达50亿立方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网,致使全流域河网湖泊水污染严重。流域骨干河道中低于三类水质的河段已达75%以上。大部分河网湖泊已经不符合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有水饮不得”的水质型缺水的矛盾日趋突出。
有着几十年治水经历的刘春生说,要改变水质型水荒,要实现水资源的保质保量,在实行职能部门管理保水、机制保水、科技保水和工程保水之外,必须强调社会保水,动员全社会力量自觉加入到保护水资源的队伍中来。他说,举办“饮水思源,保护太湖”水资源保护专项活动的目的,就是立足于探索建立社会保护水资源的有效机制。从向少年儿童宣传水资源保护抓起,通过组织流域水利部门与青少年开展珍惜爱护水资源的活动,促进和带动全社会积极投入水资源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