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日前,结合世界气象日专题的需要,我们采访了气象局的一些气象专家,下面的内容是根据各位专家的观点整合的,本文只作科普用途,不作为学术参考。
20世纪,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专家认为,过去的世纪里,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在对待与自然的关系上采取了忘乎所以的态度,制造并且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的含量比过去几十万年的任何时间都高。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有很长的生命期,对气候的影响是长久的和全球性的,即使人类立即停止所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气中从工业革命以来积累下来的温室气体仍将继续产生温室效应,长期影响着地球的气候。
气候变暖对全球带来了影响。20世纪最后的20年,是最暖的20年,在这20年里,出现了该世纪最强的两次厄尔尼诺事件,同时世界上许多地方遭遇了严重的热浪、洪水和不断增加的极端天气事件,导致重大的生命与财产损失。
专家指出,虽然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由太阳辐射变化、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引起,但至少最近50年的全球变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使温室气体增长造成的。
21世纪,人类将可能继续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由于温室气体“长寿”的特性,即使在温室气体排放量稳定后的几十年间,变暖趋势还要继续下去。专家预计,21世纪全球表面温度将升高1.4至5.8摄氏度,由于温度上升,海水体积膨胀,加上极区冰雪融化,海平面将进一步升高,冰川和雪盖面积将进一步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增加和扩大的趋势,陆地区域的最高气温会变得更高,炎热日数变多,极端降水可能增加,部分地区干旱的威胁增加。气象灾害可能加剧,由气象灾害引起的损失也将急剧增大。
专家预计,21世纪我国的年平均温度也将显著升高,降水将增加,但时空分布不均匀。随着气候的增暖,冰雪消融导致冰川洪水与泥石流频繁发生,积雪提前消失导致春旱加剧,我国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强度和频率也会增加。
人类未来认识气候变化的能力将大幅度提高
鉴于21世纪气候变暖将可能给人类带来严重影响,气候与人类关系的研究必然会受到高度重视。21世纪的气候学科发展更加突出学科交叉,气象学家的研究必须充分利用其他学科已经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应用先进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成果和方法。21世纪气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是要把气候系统中动力的、物理的、化学的过程利用数学方法建成全球气候系统数值模式,从而利用超大型计算机进行模拟和预测不同时空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同时,在新世纪里,人们有可能更加充分地认识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自觉地调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并限制自己的行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必然会依靠科学,找到能够协调自身发展与自然环境负载能力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
(记者:宋剑锋 元冬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