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海工基地1200吨龙门吊启用
· 根据气象会商研判情况 天津11月15日正式供暖
· 天津第四金!十五运会王长浩50米蝶泳摘金
· 都市报道60分 (2025-11-11)
· 天津新闻 (2025-11-11)
·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任务正有序推进
· 天津:下“绣花”功夫内外兼修 让城市宜业宜居宜乐宜游
· 智引低空,静启宏图,静海区低空经济产业迎来重磅签约
· 张家窝镇中心公园健身步道焕新升级啦!
· 天津:农业质效双增 农村宜居和美 农民稳定增收
 

五年收了15亿元 中小学乱收费成了“无底洞”

http://www.enorth.com.cn  2003-08-22 08:26
 

 

  五年内全国乱收费15亿元

在许多地方,教育乱收费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不仅行业内心知肚明,就连众多家长也似乎默许了。学校这个曾经被称为“天底下最神圣的地方”正在演变成一个喂不饱的“无底洞”。

今年上半年,石家庄市纪委对全市中小学收费及使用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检查结果令人震惊:仅市属5所重点中学,就查出违规资金3000多万元,数额之大令人咋舌。而教育部的抽查结果更让人吃惊:在过去5年内,全国中小学乱收费高达15亿元,清退10亿元。据统计,教育收费问题在全国已连续3年成为价格投诉的头号热点,在所有的立案价格违法案件中,教育乱收费的比例已接近30%。

  ●原因

  缺乏监督+经费困难+资金截留

学校乱收费为什么屡禁不止,乃至成了尽人皆知却又无可奈何的一个“痼疾”?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学校受利益驱动,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石家庄市纪委一位工作人员私下对记者说,这次之所以能查出3000多万元来,没有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事实上,每年去各所学校检查收费情况的部门并不少,但最后往往都流于形式。很多执法人员把检查当成了和学校处好关系的一种途径。一所学校的校长,尤其是重点学校的校长,能力往往是“通天”的。上至领导,下至百姓,谁家没有孩子上学?谁给学校脸色看,学校保不准就会给孩子脸色看,这是平头百姓担心的,也是执法人员担心的。

  二是各级政府对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学校自身经费困难。石家庄市一位小学校长说,上级除了工资,发给我们的教育经费是每学期每生10元,快10年了,几乎没增加过,还不够交水电费的。省会尚且如此,偏远的乡村更可想而知。承德市滦平县安纯沟门中心校小白旗学校校长张世平说,他在教育战线工作20多年,从没见过发放教育经费,学校维持运转就靠杂费。

 教育界有关人士说,经费不足,还要办教育,就要允许学校“多渠道筹资”,让学校“多渠道”,却没有完善、规范的筹资机制,乱收费就不可避免。

 三是教育资金被有关部门截留、挪用,某些学校主管部门充当了“盘剥者”的角色。一位中学校长向记者坦言,在教育投入上,教师工资、学校运转以及必需的建设,都需要资金支持。但这些钱常常在某些方面卡了壳。有时候,甚至连学杂费此类专项收入也被有些单位和部门挤占挪用了。

 在沧州市南皮县,杂费是农村中小学惟一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这点钱全部用在学校身上都捉襟见肘,但乡镇文教室还要从中分一杯羹,每年要从每个学校“盘剥”50%。即使剩余的一半杂费,也同样由乡镇教研室瓜分一部分。一些校长对记者透露说,上级每年“强卖”给学校各种教学用具,这些钱全从这些杂费中扣。1999年,当地一所小学在被七扣八扣后,发现自己不仅分不到今年的杂费,反而还欠下教研室数百元。一位中学校长对记者说,在经费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南皮县许多中小学维持运转靠的就是向学生乱收费。

 在接受采访时,河北省教育厅一位人士曾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教育乱收费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整治好的,背后与许多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像一个无底黑洞,要彻底改变非得多面下手动真格才行。

  就近入学政策忽略学校差距

中小学乱收费数额越来越高,问题的原因越来越复杂,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北京市纪委研究室的研究人员也说出了部分缘由。

 这位研究人员说,中小学乱收费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原国家教委在全国推行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改革后出现的。在此之前,中小学基本不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当时,国家教委推行此项改革的理由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二是平等享受教育资源。这些理由,初衷是好的,但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占有不平等。

 以北京为例,由于学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北京市形成了市级重点、区级重点和一般学校的格局。从学校布局看,好的中小学大部分集中在城区,尤其相对集中在东城和西城。即使在东城区,好的小学集中在南部,好的中学集中在北部。

 目前推行的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没有注意学校之间差距的现实,忽视学校布局的不均衡。一些地区采取的与之配套的措施,即“电脑派位”等,也存在一些问题。有这样一个例子,以一个学生家庭为中心画一个圆,东南西北都有学校,而且好学校非常近,结果电脑给派到既远又不好的学校,家长只得想方设法找关系。结果导致票子、条子取代了卷子,成为选择优等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

 这位研究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中小学各种名目的收费包括捐资助学、单位共建、择校收费、公办民助等等。不仅好学校收择校费,差的学校也收转档案费,社会各界对此怨声载道。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也被纳入各级纪检监察工作的视野。北京市纪检部门近年来虽然对违反规定收费的,严惩不贷,清退了一些钱款,处理了一些人,但收效甚微。受处理的校长在教育系统的同行中甚至被誉为“烈士”,认为他们是代众受过,很难起到警示作用;被清退的钱,家长又偷偷送回来,怕孩子受牵连。

  用百姓交的钱来办教育

 另一个现象是,由于中小学都在区县的管理之下,各区县政府把学生捐资助学等在乱收费项目中交来的钱,作为教育经费冲抵教育投入。据调查,北京某重点中学区财政只投入28%,自筹资金达72%,基本上靠收来的钱过日子。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和省市尽管喊破嗓子,下面也无动于衷,区县政府的利益已经和中小学乱收费捆在一起了。用老百姓交来的钱办教育,已成为一个公开的秘密。

 这位研究人员还说,政府人员对中小学乱收费问题进行调研,总能听到学校的诉苦,政府对教育投入不够,并能举出一系列很有说服力的事例,学校不是在乱收费,而是家长不按国家规定“就近入学”,乱择校、乱交费,学校领导不会直接说出用收来的钱冲抵教育经费投入这个奥妙。结果,各级领导调研得出的结论总跳不出“在加强查处的同时,增加财政投入,缩小学校之间差距”的套路。

  ●声音

  等级不除择校不止

国家法规明令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就近入学,禁止择校;教育部门又制定严密的评估体系,把公办学校划出层次分明的等级——薄弱学校、普通学校、区级学校、市级学校、省级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如此自相矛盾,怎能叫老百姓不择校?此间人士呼吁:建立于精英教育时代的学校等级制度该改改了!

 学校等级评定,根据无非是学校基础设施和师资质量。高等级学校是长期高强度投入的产物,学校等级评估中每一分的取得,背后都是巨大的经济支撑。虽然现在政府财政投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名校倾斜,但广东各地都有类似的规定,捐资助学收入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设备购置。去年起广东省推行学校收费“一费制”,等级越高,学杂费收费标准也越高。于是出现这样的循环:高等级学校——高额赞助和学杂费收入——更优质学位、更高等级——更高额赞助和学杂费收入。有调查显示,有的薄弱学校全校的资产,甚至比不上省级学校的一间课室。名校已把宽带接到学生课桌,弱校的孩子还没摸过鼠标;名校学生在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竞逐,弱校孩子在马路做操;名校大大方方给办公室、教室安装空调,弱校向家长收几十块钱安装电风扇却要受批评查处。

 各名校把“×级学校”的金匾气派十足地悬挂在学校大门,明明白白地向社会公示着学校有优劣。广州一位私营企业主对记者说:花两三万元买一个学位,获得学校几千万元资产6年的使用权,优秀教师6年的教导,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说,绝对超值。媒体上常有言论呼吁家长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择校,难道无视教育主管部门的科学权威的评级,听天由命稀里糊涂地接受地段学校,就是“理性”?

  广州市统计局万户居民家庭调查网络早两年所作的专项抽样调查显示,广州市有子女正在接受初中及以下教育的家庭中,有13.7%为子女缴纳过赞助费(学校建设费)。“名校存在,择校不止”是不争的现实。如何解开中小学名校招生“死结”,此间人士开出处方:

——淡化、逐步取消学校等级评定制度,建立公办学校统一标准,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名校所收捐资助学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用于薄弱学校和普通学校改造、达标。

 ——推进师资校际交流。学校之间硬件设施的不平衡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打破,目前可以参照公务员轮岗的做法,校长、教师在不同等级学校之间进行校际交流,缩短师资水平的校际差别。

 ——以公开促公平,等级学校招生方案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家长自述

  “孩子刚上高中,我就花了10万元”

“孩子刚上高中,我就花了近10万元,其实我也不愿意,但孩子是全家的希望,只要能让他受到好的教育,多花点钱我也认了。”

 临近中考招生结束,记者在广西南宁市采访了一位既交纳了择校费,同时又“自愿”捐资助学的家长(在他的再三要求下,我们暂且隐去其姓名),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是搞工程的,自己只读到初中毕业。全家户口都在河池,由于长年东奔西跑,户口迁移手续麻烦,只能交纳择校费和捐资助学来保证孩子上学读书。

 “说到捐资助学,我可比你清楚多了。择校费和自愿捐助不是一回事,择校费是学校对跨学区学生收取的费用,这个价钱往往随行就市,每3年至4年左右就要上升一个台阶,捐资助学则是学校临时举行各种活动时收取的费用,虽说是完全凭家长自愿交纳,但至少也在3000元以上。交少了,既担心学校看不起我们,也担心孩子得不到老师的照顾。

 “从读小学开始,我们每年都要交纳不菲的择校费。孩子他妈算过这样一笔账:念小学每年需要交纳2000元‘借读费’,6年下来就是1.2万元,加上学校建设教学楼临时要求我们捐助的6000元,光是上小学就花费了1.8万元。

 “2000年,我终于把户口迁移到南宁,本以为这下不用交纳择校费了,又想让孩子到比较好的学校读书,可按教育局的规定属于跨学区,还要交钱。家里又拿出3万元,让他读上了重点初中。

 “初中毕业了,本以为孩子考分这么高,一定不用交钱了。可没想到报名复试的时候,招生老师看了看档案,冷冷地问我们:你们愿意交纳多少赞助费?我当场就傻了眼:考上了还要交纳赞助费。一咬牙,我在‘自愿捐助’一栏里填下了4万元。这样算下来,孩子刚上高中,我就已经花了8.8万元,加上正常学费,总共不下10万元。

 “光是懂得交纳赞助费还不行,还要找到一定的关系,这样才能万无一失。知情人告诉我,对重点学校来说捐款四五万元不过是‘毛毛雨’,就是捐上10万元、20万元的也大有人在。为了找关系,我又另外请客送礼,花了近3万元来疏通关系。

  “让我纳闷的是,学校收钱后只开具收款收据,从来没有开具正式发票,我们手里也没有任何凭证。我们给学校的捐款到底用到哪里去了,我曾经拐弯抹角地打听过,可谁也说不清楚,这可是一笔糊涂账。南宁市教育局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捐资助学款30%用于政府调节,70%用于所在学校的建设,这不过是个大数,我们心里还是没底。

“在我老家捐款办学,学校都要张贴红榜公布捐款家长姓名、捐款数目,有的乡村小学和乡镇中学还要专门树碑立传,这样的方式大伙心里服气。为什么城里学校就不能学学这样做?”

稿源 北京娱乐信报 编辑 郭剑洪
呢称: 输入答案:
 精彩热图
嵌入-变动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财经频道 ·体育频道
基金赎回严重蓝筹股链条被破坏 A股直下4600?
封基套利无间道 三类基金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一度跌破5000点 牛市为何有七成股民亏损
政策缺乏“主见” A股市场必然迷失
南汽、菲亚特“协议离婚”?2009年或正式分手
广东大胜山东夺九连胜 大鹏再下三分雨取34分
首节实录:弗老大上场助推姚麦 火箭大比分领先
弗老大引领火箭板凳大爆发 斯科拉享受主力待遇
全国女排联赛总决赛将开始 天津女排考虑引援
雄鹿主帅赞易建联比诺天王出色 称其防守是楷模
·科技频道 ·娱乐频道
空调鞋美国问世 每双鞋售价约60美元(图)
“嫦娥一号”卫星试传月球图像数据
“野生中华鲟再现长江”遭专家否定
一级保护动物懒猴半夜爬上农妇蚊帐
从嫦娥失踪到华南虎风波 看中国式网络影响
周杰伦承认新专辑销量下降 只关心是不是第一
《铁嘴银牙》主创宣传 佘诗曼力撑陈小春(组图)
田亮叶一茜蜜月要享受自然 新娘不会退出娱乐圈
传杨乐乐汪涵处分居状 陷感情危机
张韶涵抱病出席代言活动 衣服下滑频护胸(组图)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