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最直接
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最为直接、与企业的联系最为密切,是培养劳动大军的摇篮,是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全市的整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层次的尖子人才我们可以靠引进,但高素质的百万产业大军无法引进,要靠职业学校来培养。天津社会经济发展寄希望于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选择不动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
职业教育发展的“天津模式”
随着本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市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也得到提升,布局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并形成了———
推倒围墙搞调整、打破界限抓重组,加快实施结构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在原有1所职业大学的基础上,调整重组了18所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和3所社区学院,整合土地4561余亩、校舍11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3.04亿元,安置企业职工2000余人,新增高职专业194个。同时,通过优化组合,将459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到184所,基本消灭了薄弱校,校生均规模有600人提高到1000人,中职学校新生中有60%以上可以在国家与省部级重点中职学校接受优质教育。
政府主导、依托行业,建立多元化的办学管理体制。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依靠行业办学不便,教育经费渠道不变,额度不减,有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这一运行机制,不仅保证了职业教育紧贴经济,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行业办学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加快发展,形成了政府办学、行业企业办学、社会力量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职教与普教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高等、中等职业教育,抓好各级职业教育的纵向衔接,拓宽职教人才的成长通道。在全市16所中职学校和2所高职学院进行了“3+2分段”培养模式的实验,积极推进“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和“高职升本科”试验。同时,在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试办了“综合课程改革实验班”,学生毕业时可参加春、秋两次高考,既可升学、也可就业。截止2002年,本市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两项指标都突破15%。
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市委、市政府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多方筹资1.5亿元,建立了1个由6所左地校组成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3个国家重点建设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9个市级重点建设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和18个区县培训点,形成了立足天津、辐射全国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网络。同时,还建立了7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实习车间,在109个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实践、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
创新投资体系,极大投入力度。近三年来,全市职业教育基本建设总投入16.8亿元,相当于前8年的总和。新征土地3300亩,完成改扩建校舍40多万平方米。
职业培训力度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就业和再就业。2002年,全市企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人数达到70万人次,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各类技能型人员达10万人次。全市建立了90多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累计为51万人次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有43万人次取得了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实施“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工程”建立了21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培训下岗职工20万人次,再就业率达到82%。
职业教育
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天津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把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积极推进高标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市职业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市高职在校生达到7.3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4%;中职在校生达到21万人,占中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60%;普职比基本达到1:1。高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占本市200万产业大军的40%,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全市有2所全国“示范性职业学院重点建设单位”,22所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和社区学院,79所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构建起由高水平建设的示范校、高标准建设的骨干校和标准化建设的规范校组成的具有天津特色的职教体系基本框架。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培养适应天津跨越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摇篮。
职业教育
力争率先现代化
按照发展目标,到“十五”末期,在本市构建起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特色鲜明、与普通教育互补、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相结合、与支柱产业密切结合、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标准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到2005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要达到1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0万人;逐步增加高等职业学校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积极试办研究生教育;建立并完善社区教育网络,推进公办职业学校的股份制改革试点,形成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多样化办学形式,重点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性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进一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职业培训,使全市产业大军中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达到80%以上,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以上,力争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