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经济日报》和《经济》杂志推出,由北大的杨开忠教授研究完成的“2003中国31省市区新经济实力排行榜”,其中浙江省的经济活力位居全国第28位,竟然排在了全国倒数第四位。在很多浙江人的眼里,这成了令人震撼的消息: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强省,却在新经济指数体系里,远远落后于宁夏、青海等西部内陆省份。
据了解,作为我国首部区域新经济指数报告,整套报告按照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的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新经济品质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评测。
除了北京、上海分列第一、二位,浙江与广东、天津、福建同排在第三级,属于发展势头良好的地区。虽然浙江的经济实力受到了肯定,但是有一个大类的指标———经济活力指标却让浙江人愤愤不平,除此之外的四类指标,浙江都在前十名以内,而在经济活力指标上,浙江却成了倒数第四,这不得不让人匪夷所思。
而得出此报告的杨开忠教授对此的解释是,指标中的经济活力并非人们平时概念中的活力。此经济活力指标主要由两个细分指标构成,一个年度企业注册与倒闭总量占企业单位数的比重,另一个是股票筹资总额占省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按整个公式计算,浙江分别居第27位和20位。
在报告中,记者还发现新经济指数的最终排序与现有经济实力有着较大的差距,人均GDP是衡量现有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人均GDP较高的地区,新经济品质不一定就强。在新经济指数与人均GDP的排序对比中,很多地区产生了错位。前进最大的陕西,位次前进了21名,四川、广西、宁夏都前进了10多位,而黑龙江则后退了20位。看来这份报告还真有很多排名让人惊异不已。()
浙江经济活力倒数第四?浙江企业家百思不得其解
浙江省的经济活力位居全国第28位,也就是倒数第四位?一个在大多数人眼里极具活力的地区,在新经济指数体系中,居然被评判为经济活力的弱省?记者就此采访了我省的知名企业家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和中国化工网总经理孙德良。
宗庆后认为,这种所谓的排名不一定就很科学,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也不同,将国外的一套对新经济的测度方法拿来用在我国,并不很合适。就比如麦肯锡的那套管理模式在中国实行一次就失败一次,为什么行不通?就是不符合国情。宗庆后认为,浙江并非是一个经济活力弱省,而是非常具有活力。
在经济活力这个指标中有两个细分指标:新生和倒闭的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以及公司通过股市筹资数量占GDP的比例。针对这个排名依据,宗庆后也表示疑惑:新生企业多和倒闭企业多就能说明这个地区有活力吗?这种测度方法也许适用于美国。而对我们浙江来说,新生和倒闭企业不多,正说明我省经济稳定,没有大起大落,呈健康发展的态势。至于股市筹资占GDP的比例不大,也说明了我省企业自有资本充足,靠自己就能解决资金问题,而无需去股市融资。
虽然浙江省的大企业较少,引进外资和其他省市相比也不多,但是浙江的企业机制活,敢于抓住机遇,敢于钻市场的缝隙,如今只要国外有的,浙江也有。我们的机制领先,市场经济领先,怎么能说浙江经济缺乏活力呢?另外从浙江人的本性来说,浙江人身上有一股子闯劲,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敢创新,正是这种本性,也说明了浙江的经济充满了活力。宗庆后认为,评判一个地区是否有活力,要看三方面的指标,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现金流量,只有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才能较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
中国化工网总经理孙德良认为,浙江省经济活力的排名倒数第四,对我们来说未必是件坏事。我们听过了太多的溢美之辞,现在是给我们敲警钟的时候了。通过这种排名,可以让各省能够更好地了解各自实力,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经济。
但是,孙德良也认为,有些指标并不是可以按照简单的数学公式能够套用,用作排名依据的两个指标就不尽合理。孙德良说,浙江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大概在第六,但是企业数量极多,导致企业的平均规模不大,而且国企数量很少。这两个因素,使浙江在前些年我们国家的证券市场,又失去了股票上市的优势,因为前些年股票上市基本上都是国企大盘股,民企上市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并且由于民企规模相对不大,导致股票筹资总额不大,所以排名靠后是必然的。
如果用那两个指标去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有些分母比较小的地区,只要稍加努力,排名就可以靠前,有些分母比较大的地方如广东、浙江等就比较难了,所以孙德良觉得,也许是公式简单了点,不能够真实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
孙德良最后表示,浙江是一个企业数量最多的的省份之一,并且最近几年民企上市的步伐越来越快,规模也在不断上升,浙江人和浙江经济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这28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排名落后≠经济活力低——专家谈新经济排行榜
评定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是有多种角度的,活力是看它的自由度、自我发展和运作空间等,由于参照数和评价角度不同,排名当然也会有不同。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长三角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志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不能因为某个角度上排名的落后而认为浙江经济活力低。
对于新经济排行榜中关于经济活力包含的两个指标,刘志彪认为,前者(年度企业注册与倒闭总量占企业数的比重)的设定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在发展中国家,一般注册与倒闭的企业数基本上是持平的。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上升时期,注册企业数大于关闭企业数,低谷时期注册企业数小于倒闭企业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经济的活力。在竞争中倒闭的企业反映了市场的活跃程度,但如果企业倒闭少,也有可能是企业经营良好。在落后地区,企业数目原本就少,但是经济如果一有发展,新注册的企业就会超过倒闭企业数。
后者(股票筹资总额占省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刘志彪则认为不是很合理,浙江的经济形态决定了它有特殊性,首先,浙江民营企业较多,但是民营企业相对上市比较困难,其次,民营企业大多不愿意上市,活跃程度不高,积极性相对较差。另外,民营企业经营较稳健,行为比较保守,而筹资会降低其净资产。由此得出浙江经济活力排名不高,并不代表浙江的经济活力就真正低于其他省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