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河北省易县清皇陵五件文物被盗,天津西青警方在接到河北省警方的通报后,经过秘密侦查,协助河北省警方将两名文物贩子抓获归案,同时将五件文物全部追回。
今年9月8日,河北省易县清皇陵发生一起文物被盗案件,清皇陵中的四尊蹲龙和一个火焰宝珠被窃走。五件文物均为世界教科文组织在册的保护文物。经过当地警方的侦查,获知该五件文物可能已经被转手到住在本市的文物贩子吴某手中。河北省警方立即向本市警方进行通报,请求本市警方协助破案。9月11日,本市公安西青分局接到河北省警方的通报后,立即紧急召开会议,并责成分局刑侦支队全力协助破获此案,不能让文物流失。很快,以公安西青分局刑侦五大队为主的专案组成立。专案组民警迅速在西青区“赵苑”和“大卞庄”两个古玩市场进行秘密侦查,查找涉案的疑犯吴某。经过初步调查确认,吴某为本市南开区人,暂住在西青区从事古玩生意。民警经过4个小时的搜寻,终于在“大卞庄”古玩市场发现了吴某的踪迹,经过蹲守后将吴某抓获。
对吴某的突审连夜进行,在强大的心理攻势下,吴某交代了他伙同河北省霸州人曹某已经将被盗文物运回天津,并由曹某藏匿文物的事实。根据吴某的交代,西青警方会同河北省易县警方赶赴河北省霸州。经过侦查并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将曹某抓获。经过突审,曹某交代五件文物隐藏在本市武清区王庆坨。联合作战的民警再次返回本市,在武清区王庆坨的一个粮库中将被盗的五件文物起获。当每件重达一吨多的文物出现在民警的面前时,连续工作数日的民警终于松了一口气。昨天,涉案的两名疑犯以及被追回的文物已经由河北省警方解回。
背景资料
易县清皇陵又名清西陵是清朝帝王两大陵寝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西陵自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首建泰陵,至公元1915年光绪的崇陵建成,历经186年,共建有帝陵4座,后陵3座,王公、公主、妃嫔园寝7座,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个皇帝,9个皇后,56个妃嫔及王公、公主等共80人。清西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与清东陵一起,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