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天天津的最高温度仅为6℃,还可能伴有雨夹雪,整个降温过程将持续4-5天———随着气温的骤然下降,本市的供热部门也已经全面进入了“临战”状态。但是至本报截稿时,还没有得到提前供热的通知。
从市供热办获悉,按照往年的惯例,到现在全市供热单位的检查维修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设备具备了供热条件并进入冷态运行,热费已经收取了90%,而冬煤储备等也已经到位,有的供热站点已经把锅炉点燃。整个供热部门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一旦气温持续大幅度下降,市供热办会紧急通知各供热单位开始供热,数百个供热站点将一起给全市“升温”。
欠费最终上法庭供热期的临近必然带来热费收取的问题,据市供热办介绍,截至目前,本市的供热费交费率已经达到了90%,跟去年相比变化不大。热费收取困难的现象仍然存在,而温度不达标、服务不到位等也仍然是住户拒交热费的主要原因。目前,为了提高供热费的收费率,各供热单位都在千方百计地提高供热质量和服务质量,想尽一切办法让居民家中温度达标(居室温度不低于18±2℃,客厅温度不低于16±2℃),甚至是提前将温暖送到居民家中。
如果用户的采暖费不能在12月30日前交清,每超过一天就要加收5‰的滞纳金,同时供热部门也有权停止供热。但是由于目前绝大多数供热管网仍然是串联管道,单独停止一户的供暖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对于那些拒不缴纳热费的用户,供热部门将采取向法院起诉欠费户的做法来“收缴”热费。
温暖“代价”知多少如果天气持续寒冷,政府开始提前供热,那么在不增加热费的前提下,每提前一天,供热部门要付出多少代价?据市供热办介绍,如果全市进入供暖期,数百个供热站点运转起来之后,每天所消耗的成本除了包括看得见的煤、水、电、气之外,还有大量的看不见的机器折旧费用、人员费用和维修、维护费用等。这些成本如果用资金来衡量,进入供暖期之后,全市供热部门每天消耗的费用至少需要600万元。也就是说,每提前一天供热,供热部门将要额外多付出600万元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