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市场上的无糖食品诸如饮料、八宝粥、奶粉、饼干、口香糖、壮骨粉、麦片、巧克力等可谓琳琅满目,销售额也呈上升趋势。但一些所谓的名为无糖、实则有糖的食品则“滥竽充数”,糖尿病患者如果过量食用这样的产品,将会造成身体的损害,甚者危及生命。
据了解,按国际惯例,无糖食品是指不含食糖即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的甜食品,但是无糖食品必须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替代品,而不是用糖精等高倍甜味剂生产的甜食品。据中国质量万里行工作人员调查,目前我国无糖产品市场上存在以下现状:1、个别企业玩文字游戏,极力夸大“无糖”的字面含义,括号内小字标注“无蔗糖”,欺骗消费者。事实上,“无蔗糖”不等于无糖。还有的产品虽标注“无蔗糖”,但在其配料表中却标注加有白砂糖或葡萄糖,而蔗糖和白砂糖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2、所谓的“无糖食品”“偷梁换柱”,虽未使用蔗糖却把糖精充作甜味剂。3、“无糖食品”并不能降糖,我国《食品管理法》中规定的食品中不能添加药品,而很多“无糖食品”在广告中吹嘘有降糖的疗效,违反了《广告法》保健食品不能宣传疗效的规定。
面对无糖食品概念混乱的状况,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无糖食品时,不仅要看其是否标注“无糖食品”的字样,还要看其配料表是用何种甜味剂(如木糖醇、麦芽糖醇、糖精钠等)代替了有关糖类如蔗糖(砂糖)、葡萄糖等。对于标注“无蔗糖”字样的食品更应注意,不能盲目食用,因其中可能含有葡萄糖等其他糖类。要看食品包装上有无蔗糖含量,还要考虑食物本身是否含糖,因为有些食品的添加剂中并不含糖,但食品本身可能含糖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