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昨天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全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报告并发布用药提示。在全部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生素有31例,约占69%,其余分别为抗凝血药物5例、中药3例、其他药物6例。
据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宋立刚主任介绍,从今年1月1日至3月25日,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共接到11家单位发来的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其中44例来自本市大医院,1例来自制药企业。所涉及的药品共7类26个品种,其中抗生素仍然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主体。在31例抗生素不良反应中,有14例是林可胺类、10例是喹喏酮类、3例是头孢菌素,另有青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和抗真菌药物各1例。长期以来,抗生素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抗生素的使用仍然存在不规范性。宋立刚提醒广大市民,抗生素绝不是万能药,是处方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切不可随意购买。同时医生也必须提高用药知识和职业道德,有效维护公众生命安全。
针对一季度全市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报告情况,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同时发布了部分抗生素用药提示。
林克胺类药
胃肠病者慎用
林克胺类包括林克霉素、克林霉素等。此次不良反应报告主要针对克林霉素的腹泻症状。该药临床使用中应特别注意:1、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患者应慎用本品。①对胃肠疾病或有既往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双关肠炎(由此类药物引起的伪膜性肠炎);②肝、肾功能减退的患者。2、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用药期间要密切注意大便次数,如出现排便次数增多,应及时停药并做适当处理。3、因林克霉素经胎盘后可在胎儿肝脏中浓缩,故孕妇如应用必须权衡利弊。克林霉素可分泌至母乳中,确实需要用药则需中止哺乳。4、小儿应注意观察重要器官的功能,一月内新生儿不宜应用。
喹诺酮类药
儿童不宜使用
喹诺酮类包括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沙星类药物。此次不良反应报告发现在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生对未成年儿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造成用药安全隐患。为此提示广大医生和公众用药时注意:对喹诺酮药物过敏者、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14岁以下儿童都不宜使用。其不良反应主要有: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失眠等中枢反应;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偶可发生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及血管性神经性水肿;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易致肝损害。
头孢菌素类
提倡用前皮试
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氨苄(先锋四号)、头孢拉啶(先锋六号)等先锋类药物。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严重不良反应呈上升趋势,已有此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及过敏性休克造成死亡的病例报告。此类药品虽无青霉素制剂使用注意事项中用前皮试的强制要求,但专家提倡医疗单位在用药前进行皮试。对青霉素类过敏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本类药物。其不良反应包括:可引起血象改变,严重时应立即停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或与呋塞米等强利尿药合用,可能加重肾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