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滨海新区 > 滨海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今日大风降温!周四津城再迎冷空气,市区最高气温6℃
· 【津云镜头】即将展翅起航,天津之翼领衔!
· 津彩“十四五” 民心工程暖民心:为破解出行难题,2025年天津相继落地一系列交通惠民举措
· 邹平市:针对“三无飞机”成立调查组 全市排查
· 2026天津国际灯会下月启幕 水西公园80天光影狂欢 横跨元旦、春节、元宵节
· 公然挑衅,执意玩火!高市早苗挑衅言论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
· 天津“钢铁侠”何以成为世界“举重冠军”?——解码朗誉重载AGV技术撬动全球市场的破局之道
· 寒潮来袭,取暖神器你用对了吗?这些“妙招”其实很危险
· 天津8人在列!人社部印发2025年度留学人员资助专项入选名单
· 新空间新动能 大踏步不停步——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环渤海建材市场靠独特企业文化打造独有优势调查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5-10 08:07
 

 

  2004年的春消息,是天津市“环渤海”退休职工最激动的福音———今年,医保前的历史沉积医药费全部报销;去年退休的职工,退休金不足800元的,按10年一次补足800元。

  2004年的春天,是“环渤海”职工收获喜悦的季节———职工最低收入基准线定在千元以上,不足的一律补足。而且,职工旅游“新马泰”又如期启程。

  2004年的开局,是“环渤海”领导班子收获信心的开局———市场再造如期完成。是职工义务劳动的热情和奉献,让“环渤海”赢得了竞争和发展的先机。经过严冬和封路的考验,市场交易额稳居同业前茅,一种合力同心的人气,催动着发展的脚步。

  有人说,“环渤海”从严重亏损、职工无着的砂石料场,一年建成国家级市场,六年建成全国建材大市场“旗舰”,资产增值20倍,职工收入翻三番,还吸纳了6500名社会下岗职工进市场就业。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块地,六年换了新天地,堪称业界经典案例。

  当我们走进“环渤海”剖析“经典”时发现,是独特的企业文化把“环渤海”推上了打造“经典”的长路。

  一、新财富观

  职工是企业的财富,是因为生产力要素中最具创造潜能的因素是职工。而在“环渤海”的财富观里,还牢牢地树立着退休职工这个概念。这些离开企业的退休老人得到的关怀和尊重,使他们对企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自豪,工会就常常收到老人们表达肺腑之言的来信。有的还成了市场的“常客”。他们说,隔些日子来看看,心里痛快。今年,他们又把“喝热茶”挂在了嘴边上。

  工会主席于一玲说,这些老职工对张立昌同志提出的“要人走茶热,不要人走茶凉”,记得特别深,因为他们在企业陷入困境时,经历了“茶凉”的苦恼。新班子上任后,他们又体会了“茶热”的关怀,所以感触很深。1996年新班子接手河西砂石料厂,面对欠债讨债、职工无着、经营瘫痪等等成堆的难题,首先想的是职工生活,特别是退休职工。现在的市场总裁李庆云一到任就跟我们说,要安排好退休职工的生活,他们干了大半辈子,为企业做了很大贡献,现在企业有困难了,他们也老了,我们在岗的人一定要想着他们,他们的每一件小事,都是工会必须关注的大事。

  从那年起,退休职工就有了每年中秋、元旦、春节的慰问信和慰问金。第一年中秋,李庆云借了钱,第一次发给退休职工每人60元的“月饼钱”,有的老工人拿着钱哭了。从那年起,每年的慰问信依旧,每年的慰问金增加。从那年起,他们总得到涨福利,报销药费,普查身体的消息。从那年起,他们提起“环渤海”,总有一种自豪和满足。

  说起退休职工,李庆云用“孝敬”代替了“关心”。他说,张立昌同志在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提到退休职工时说了一句话:“忘记了他们,就意味着忘记历史。”很深刻。这些年,“环渤海”要求对退休职工要像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样,实际是对历史的尊重。企业的发展要承认历史,延续历史但不能拘泥历史,必须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组合资源、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也是凝聚人气、发掘潜能的过程,职工无论新老都是财富,就看你怎么开发这个财富。只要善于凝聚人气就能干好事业。聚人气,没有感情线不行,这个感情线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就是把发展观落在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把企业的发展体现在职工的发展上,职工就会用热情和创造为他们所期望的“根本利益”去拼搏奋斗。

  在“环渤海”的核心价值观里,中华传统文化的“人和”、“仁爱”的成分很重,不过“环渤海”给它注入了新的内涵,这就是尊重、关心、创造和协作的团队精神。企业文化脱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土壤,传统文化中以“仁爱”、“和谐”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准则,对凝聚人心、集中力量,都有着积极作用。现代企业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对纯理性制度的追求,把核心文化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教化功能融于制度管理之中,形成独特的管理风格和内涵,是造就优秀团队精神的基础,凭借这种团队精神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以人为本,以爱为核心。在这样的价值观指导下,“环渤海”形成了凝聚人心干成事业的独特财富观,形成了能够使他们的团队创造发展“神话”的企业文化。

  二、新人才观

  人才概念的广义性,在“环渤海”的人才观里体现得尤为明显。一直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于一玲说,“环渤海”的人才评判,市场是“考官”,岗位是“考场”。甭管学历高低,年龄大小,就看岗位实战水平,要善于树立新目标,善于解决新问题。企业能包容失败,但决不容忍无所作为,混日子。“环渤海”是老国企脱胎的股份制企业,过去职工认为进了企业就是主人,干好干坏熬年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混日子就没好日子。企业改制后,我们靠机制转变职工观念,全员竞聘上岗。人无贵贱,只要你在岗位上能有创造,能用业绩证明你能干,你就是人才。比如,老职工魏惠云、毕凤平,没有学历,在市场物业部担任经理和维修主管,四年经历了六期市场改扩建工程。1997年B厅主体建设,他们苦学苦干,克服重重困难,一个多月完成了6000多平方米的装修任务;1998年二期工程C厅的建设,他们又挑起了主体钢结构框架的制造任务。从主体钢结构焊接、吊装到5000平方米的内外装修,都是这些自学成才的老职工一手干成的。在硬件建设上,保证了市场的快速发展。六年来,给市场节约建设资金300多万元。老毕和老魏也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在于一玲的讲述中,像这样爱岗敬业、拼搏创造的老职工不乏其例。“环渤海”给他们搭建了舞台,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奉献、进取和忠诚诠释了人才的时代内涵。现在,很多重要岗位挑大梁的“小字辈”,也是在这样的舞台上脱颖而出的。执掌人力资源部“帅印”的马敏、孙瑜,是刚到“环渤海”一年多的大学生。用孙瑜的话说,让我们挑这么重的担子,压力特别大,可是,领导特别放手。不但员工考核、培训让我们负责,像薪资制度改革这样的大事,也让我们出方案,我们就把自己的想法融到方案中,交总经理办公会论证,当方案通过实施时,我们也成长一大块,特有成就感。过去是压力驱使,现在是使命感、责任感驱使自己给自己加压。“环渤海”的用人考核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核。是员工和老总们坐在台下听你讲,考题都是企业或岗位面临的具体问题,讲思路还得讲操作、讲预期,有争论,有答疑。只要大家认可你就给你机会,干好了,就与晋级提职挂钩,这样的考核每季度都有,所以年轻人表现自己的机会特别多。

  在设备部任助理的陈卫平,一个身兼数职的女孩子。她说,“环渤海”是以发展的眼光看人,不拘一格用人,以更高的标准锻炼人,我是学暖通的大学生,如果用固定眼光看人,就不会给我这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企业总是给你台阶,让你看到更多的风景,让你感觉压力大,天地也大。

  在这一点上,市场部“少帅”宋爱国感触极深。他说,2001年2月27日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日子,这是我事业的转折点———应聘“环渤海”。我不是大本生,以前学的工程管理比市场管理简单,就因为我的“演讲”得到了认可,就给我机会。从家装市场主管到现在的市场部经理,每到一个岗位都遇到新挑战,每啃一块“硬骨头”都是体现价值、出成绩的空间。所以,干的特别带劲。李总对年轻人说过一句话“机遇来自挑战”,我体会特深。如果说爱“环渤海”的理由:我就说,能把我个人价值体现出来,把我的潜能释放出来,我在这个环境里能成长、能成才。

  对于“环渤海”的人才观,李庆云的解释是:勇于创新,肯于干事、能够成事。他说,人才没有严格的界定,但创新能力是必须的。创新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没有人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就无法实现。另外,肯干事、能成事也是人才,是实用人才。“环渤海”不是高科技企业,团队组合也需要多元化,就像一台戏,有名角,也得有“龙套”,“龙套”演不好,也不是一台好戏。要让每个人都演好戏,要搭好舞台,健全机制,重在培训。企业要注重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有机会、人人享受尊重的环境。企业家要善于创造岗位,要把共同的愿景传递给职工———一个大家期望的,愿意为之努力的,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愿景。这样,职工就会有信心、有使命感,就会迸发出活力和创造潜能,就会在适合他的岗位上创造性地演好角色。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在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指出,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分。这种科学的人才观是人才理论的重要升华。“环渤海”正是实践了这样的人才观,为每个人创造成才的天地。所以,他们的团队在业界演出了一台吸引“眼球”的精彩大戏。

  三、新义利观

  企业是把取得最大利润作为奋斗目标。但如何取得最大利润,不同的企业,利益观也不尽相同。“环渤海”以“德行并重、以义取利”为企业的宗旨,将“利益”变为“义利”。

  作为大型批发市场,经营主体是进驻客商,如何实践市场的义利观,如何擦亮“环渤海”的金字招牌,“环渤海”自创立之初,便把“以义取利”的经营宗旨牢牢地植根在运营和管理之中。

  1999年国家规范批发市场,“环渤海”在全国率先擎起打假大旗,与商户签订《共建无假货市场协议》,确立了“淘汰制”。以规范的经营,规范的管理,争得了“全国无假货示范市场”的称号。随之他们以“诚信创造满意”为理念,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市场先行负责制”,每年拿出百万元作为先行赔付基金,还将管理制度、市场理念、经营规范编成“商户手册”发给入驻客商,定期评选“文明商户”,设流动红旗和意见箱,接受消费者监督。同年“环渤海”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为强化市场的服务功能,他们聘请专家举办“家装知识课堂”、“家居环保知识咨询”,与消协、质监部门携手为消费者义务服务。真诚回报真诚,消费者对“环渤海”有了深深的信赖。于是,信赖生成忠诚,忠诚衍生了今天的市场红火。

  在以“满意”树立形象的同时,“环渤海”对社会公益事业也情有独钟。每年与市慈协共同举办“扶贫助困慈善活动”。不但企业捐款,职工和进驻商户也积极参与。去年12月30日的捐助活动,就让河西区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激动不已,他们没想到募捐场面这么红火,排队捐款。

  捐助活动的组织者用“情理之中”解释了这种“红火”。他们说,连续几年了,职工和入驻客商对这样的公益活动很认同,很支持。大家知道这是“环渤海”的社会责任。职工和入驻客商对“环渤海”的道德追求竟如此高度认同,李庆云的“脚注”是:大家明白一个道理,“环渤海”是服务型企业,通过服务社会赢得发展,社会责任理应成为“环渤海”自身建设的一部分。追求社会大义,才能赢得美誉,无义则无誉,无誉则无利。职工和入驻客商也认这个理儿。我们每年岁末年初都要和慈善协会搞捐助活动,就是要以“爱心行动”启动新一年的工作,让职工和客商从“仁爱”之心开始新的一年,以此来调整与服务对象的“义”、“利”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讲:爱心是一种责任,尽社会责任是我们“德行并重”的道德追求,中华传统文化最讲“立德”,企业也应当把道德建设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讲“诚信创造满意”,是“环渤海”以诚求成,决不因利害义的义利观;我们在发展中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岗位,组织多场免费招聘会,吸纳社会下岗职工;1999年我们帮助盘活木材二厂,建“环渤海”木材城等等。都是“环渤海”对“德”与“行”的追求,这些追求也为“环渤海”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兴,兴于人、兴于法、兴于德。这个“德”就是企业文化。走出李庆云的办公室,他墙上的横幅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为官一任,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他不是“官”,但他心里“民”的情结很重。跟他交谈,“职工利益”总挂在嘴边儿上。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的文化,这有点绝对。但企业文化中一定有很深的企业家文化的影子,这种文化被全体职工感知了、认同了,便成了企业文化。

  “环渤海”“以人为本,德为上;以爱为核,义为先”的价值观和由这种价值观生成的企业操守,不但给“环渤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也把一种时代呼唤的企业精神演绎得真真切切。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三步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指导观。实践这个发展观,“以人为本”无疑是核心所在。我们的企业无疑要对照这个发展观,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企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环渤海”的企业文化是个性的,也是典型的。

  编后

  读了“创新发展观托起一片天”这篇新闻调查,一个突出的感觉是,“环渤海”靠“以人为本、爱为核心”的价值观和由这种价值观生成的企业文化,造就了敬业乐群的团队精神和由这种精神聚集的发展能量,并以“爱是一种责任”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这种价值取向,反映了一种时代呼唤的企业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在市委八届五次全会上强调,“以人为本,在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价值取向。”并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要维护人的尊严,体现人的价值,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三步走”第二步战略部署的创新实践中,企业也应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使每个人都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成为实现第二步战略部署的活力因子。从这个意义上说,“环渤海”的企业文化值得一读。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常悦
环渤海经济区金融改革与发展论坛昨举行   04-04-20
25家外国媒体齐聚天津 关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   04-03-19
“环渤海”天津首创 卖建材公示甲醛量   04-03-15
环渤海建材中心:倡导健康生活兑现诚信守则   04-03-14
清华教授吴良镛:环渤海优势未现 先进变落后   04-03-12
滨海新区夯实基础下十年眺望环渤海   04-03-12
呢称: 输入答案:
 精彩热图
嵌入-变动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财经频道 ·体育频道
基金赎回严重蓝筹股链条被破坏 A股直下4600?
封基套利无间道 三类基金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一度跌破5000点 牛市为何有七成股民亏损
政策缺乏“主见” A股市场必然迷失
南汽、菲亚特“协议离婚”?2009年或正式分手
广东大胜山东夺九连胜 大鹏再下三分雨取34分
首节实录:弗老大上场助推姚麦 火箭大比分领先
弗老大引领火箭板凳大爆发 斯科拉享受主力待遇
全国女排联赛总决赛将开始 天津女排考虑引援
雄鹿主帅赞易建联比诺天王出色 称其防守是楷模
·科技频道 ·娱乐频道
空调鞋美国问世 每双鞋售价约60美元(图)
“嫦娥一号”卫星试传月球图像数据
“野生中华鲟再现长江”遭专家否定
一级保护动物懒猴半夜爬上农妇蚊帐
从嫦娥失踪到华南虎风波 看中国式网络影响
周杰伦承认新专辑销量下降 只关心是不是第一
《铁嘴银牙》主创宣传 佘诗曼力撑陈小春(组图)
田亮叶一茜蜜月要享受自然 新娘不会退出娱乐圈
传杨乐乐汪涵处分居状 陷感情危机
张韶涵抱病出席代言活动 衣服下滑频护胸(组图)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