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寒贫困的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政工作的对象,不是残疾人,就是特困户,缺吃、少穿、无房住,无依无靠,是弱势群体中的弱者。所以,这些弱者视民政部门为“娘家”,周国知更是成了他们心目中的亲人、恩人、贴心人。
范家坪村六组的王胜利,爱人患风湿病,为了治病,东拼西借,拉下一堆债务后,抛下不满周岁的儿子和多病的老王,于1991年离开了人世。拖着病体的老王既当爹,又当娘,拉扯着年幼的儿子,艰难度日。从此,周国知就成了王胜利家中的常客,春送口粮,冬送衣被,还想方设法让他的儿子上小学、进初中。
最难办的,还是老王一家人没有房子住,靠他自己是无能为力的。“消茅”之前的2002年9月,周国知就将老王家列为特困户来解决。同村党支部书记田良国等人一起,多次上门商议,实地研究方案。周国知从邻近的鹤峰县麻水村买来5000匹土瓦,安排农用车,把瓦拉到老王的家门口,组织劳力一匹一匹地卸下来,堆放好。然后,叮嘱村支书,一定要把瓦帮忙盖上去,保证不漏雨。村委会副主任唐宏强,硬是住在老王家,赶在农历腊月二十八之前,组织劳力22人,干了8天,把房子立起来,又把瓦盖上去。随后,还给老王家安上了自来水管,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王胜利逢人便讲:“周国知真是个好人啦,没有他,就没有我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