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闭幕的第五届绿色中国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要把环保指标尽快纳入社会价值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据29日出版的《光明日报》报道,潘岳认为,现行的GDP中只能看出经济指标,却看不出其背后的环境生态破坏。中国的发展成本远高于世界平均发展成本。在世界平均状况下每花1美元,在中国就要花1.25美元。多出的0.25美元成本中,生态环境占0.17美元,结构不合理与管理不善占0.08美元。绿色GDP扣减了环境和生态成本,其数据反映了国家的真实发展水平,能够为决策提供判断依据。但由于技术、观念的障碍,绿色GDP不可能短期出台。
潘岳建议,应建立一套新的国家绩效考核体系。今后官员的政绩应该体现出创造每单位GDP所耗资源与所释放的污染物越低越好;本地区每个劳动者的全负荷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国土面积所承载的经济总量越高越好。官员环保考核还应包括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环境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长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指标;还应包括当地政府对中央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
他认为,我们应加快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为了用计划、立法、市场等手段来解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该把区域生态补偿作为重点,还可考虑对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特殊税收政策。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绿色中国”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本次论坛作为2004中国环境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外国专家、学者、官员等热心环境保护的有关组织与个人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