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网消息:红桥区委书记王世新与记者谈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上,张立昌同志从天津的实际出发代表市委所作的报告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
王世新说,当前,红桥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红桥区的具体工作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入手。如何加快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红桥区发展和天津市发展的关系。红桥区是市内中心城区之一,邻近华北地区京津冀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天津西站是连接南北铁路干线的重要枢纽,客货长途汽车运输日益发达;大胡同地区是天津商业的发祥地,现在仍然是全国重要的小商品交易中心;区内拥有四所专业科研院所和六家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优势;三条河流流经区内,是海河源头,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散落在区内。区内仍有近两万平方米可用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平房居民区尚未改造。
这些都是红桥区的独有优势,红桥在天津市整体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只是坐在红桥看红桥、想红桥、设计规划红桥。应该充分应用好自身拥有的优势,跳出红桥看红桥,将红桥置身于天津市这个大局里去看红桥、想红桥、设计规划红桥。要主动将红桥区的发展思想融入到全市总体发展框架中去,积极借助我市的相关政策争取发展上的主动权。
二是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是辩证统一的,近期发展是长远发展的基础,长远发展是近期发展的目的。因此做每一件事都要从区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探索出了一条比较符合区情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城建带动、兴三优二”的发展战略思想。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区委八届四次全会又提出了实施“一三二一”经济发展布局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实际上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引下初步提出的长远发展规划。
三是人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党的宗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促进红桥区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和维护红桥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和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速度和水平。因此要加快红桥区的发展,我们必须注重做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的工作,同时要千方百计挖掘并发挥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有利于加快红桥发展的积极因素,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为红桥的发展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是政绩观与发展观的关系。我们需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正确的政绩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紧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政绩标准、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以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一要用全面的眼光看政绩。评判政绩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看发展的现状,还要看发展的后劲;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成果,还要看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二要用实践的眼光看政绩。真正的政绩是符合法律和政策的政绩,广大群众需要的政绩是没有水分和后遗症的政绩。评判政绩,应以求实的态度深入剖析政绩的发展轨迹,从而准确鉴别政绩的含金量,合理评定政绩的大与小。三要用群众的眼光看政绩。树立政绩观的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对政绩最有发言权,应自觉地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评判政绩的根本标准,建立政绩公示制度,让群众公开监督、公开评议,把经过群众认可的政绩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