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 国内要闻 正文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都市报道60分 (2024-05-06)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5月6日起报名
· 中共中央批准 白忠斌同志任天津市委委员、常委 李军同志不再担任天津市委常委、委员职务
· 住民宿享农趣 土特产装满后备箱
· 海河游船——杨柳青航线日前通航
· 天津港新航线开通!这些好吃的又要来了……
· 焕新!天津这个闲置厂房,变身体育公园!
· 天津全面启动2024年城市体检工作
· 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开启今年首访,一次值得期待的历史性访问
 

揭开中国抗灾体系运作:如果灾难发生在中国

http://www.enorth.com.cn  2005-01-05 14:28
 

 

  如果中国出现印度洋海啸这样的灾难,中国的抢救措施是可以应对的

  印度洋海啸灾难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如此巨灾,中国有关机构是如何思考的,是否能够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中国的救灾体系是否可以有效应对这样的灾难,这些都是公众关注的话题。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2004年12月28日专访了国家减灾中心主任、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

  “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微不足道”

  《瞭望东方周刊》:这是一场人类的浩劫,作为中国减灾最高机构的官员,你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王振耀:这是人类一次很大的灾难。我一直关注这个事情。这次海啸对中国的备灾、减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缺少准备或者说没有清醒的防灾、减灾意识,人的生命是相当脆弱的。

  在自然灾害面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会很快消失,人类共同体甚至是整个地球,在自然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对于这次灾害我感到非常震撼,这也再一次提醒了我们,像我们这样一个灾害意识还不够强的社会,一定要想到灾害离我们不远,灾害就在身边。

  《瞭望东方周刊》:如果这样的灾害发生在中国,我们有没有能力应对?

  王振耀:我想,我们国家幅员辽阔,这么多年的磨练,中国在防震减灾等方面有一系列的经验准备,如果中国出现印度洋海啸这样的灾难,中国的抢救措施是可以应对的。

  最近几年,我们大幅度地提升了灾害应对能力。有一个实在的例子,就是今年的“云娜”台风在浙江登陆,台风中心风力已经超过12级,我也到了现场。正是因为我们有准备,所以把人员伤亡降到了最低。接着“艾利”台风在福建登陆,由于事先有所准备,进行了上百万人的提前大转移,所以人员伤亡很少,几乎没有。

  就目前来说,我们对于灾害应对能力规定了四级响应,写得非常具体,24小时之内要干什么,每个处干什么,副司长、司长干什么,向谁汇报,汇报什么,都非常具体,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流程。

  每一级响应都包括灾害损失情况、启动程序、响应措施、响应的终止,四级响应都是最具体的,做了各种预案。

  《瞭望东方周刊》:从你们的工作范围看,印度洋海啸是不是你们的关注范围?

  王振耀:是的。我们有一个24小时值班制度,这个机制就是国家灾情监测汇总系统,每天对全国、全世界灾情进行扫描。对全球的灾情,每天早上7点汇总,8点以前送给司长、部长,让大家马上了解昨天发生的灾情。每天部长、司长都来看灾。

  这次海啸地震也是如此。尽管是发生在国外,但是第二天关于灾害的信息和简报就已经制作出来,送给领导人了。作为中国减灾从业者,必须关注这个事情。

  “空谈体制贻害无穷”

  《瞭望东方周刊》:现在公众对减灾体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比如,防灾、减灾的分散管理,没有集中统一的部门,是不是这样呢?

  王振耀:这应该是分散的,全世界都是这样。灾种不同,每个灾害的灾情预警,包括抢险确实需要专门化,比如说地震的预警就该有地震局,其他的灾害也应该有专业部门预警、监测。

  比如,最近我去了贵州,那里发生山体崩塌,几十吨大石头崩下来,当时报上去死了44个人,后来挖出40个尸体。国土部门的专家去了,他们对技术问题非常熟悉。比如哪里应该停止放炮,哪里应该建立观测点,比如预测岩体有没有进一步崩塌的可能。

  而我的任务是组织抢险,组建现场指挥部,安抚群众情绪,当时灾民情绪很不稳定,本来很多情况下都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但是大家一起工作,就把危机化解了,这是体现了一个综合协调。

  可以说,中国在救灾方面,是由民政部统一进行的,全国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办公室就设在民政部。整体的救援协调,老百姓怎么转移出来,灾后重建工作怎么做,那就是民政部的工作了。

  《瞭望东方周刊》:减灾委员会有十几个成员单位,由民政部来协调,能够有效协调吗?

  王振耀:从目前来看,紧急救援还没出现大的问题。协调时确实有些问题,但是问题不大,大家到了救灾现场,意见就很容易统一了。

  如果体制有问题,有矛盾,那好,谁有钱、有权就请到救灾现场,你去干吧,汇总到老百姓那里就是了,看老百姓各项救助得到保障了吗?24小时解决了吃穿住了吗?救助到位了吗?我发现,一旦以灾民为本,所有的体制问题就没有了。

  《瞭望东方周刊》:难道体制问题可以忽略?

  王振耀:在研究了很多细节性、程序性的东西以后,我觉得眼光不要放在空谈体制上,体制不是大问题,重点要放在贴近老百姓需求。

  学者讨论体制,我不反对,但是我们实际工作部门不能满足于天天讨论,我们坚决反对给不干活找借口。我尤其反对分明可以做到的事情,不去做,而是把它变为一种抽象的事物来讨论。讨论解决不了什么,谈完了之后,体制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体制问题有,每个国家都有体制问题,但当务之急是开展工作要贴近实际。空谈体制贻害无穷。

  我认为我们的体制有很强的优势,美国和日本事实上也在借鉴我们的体制优势,比如,我们成立的减灾委员会体制,他们就照搬过去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我们有自己的优势。

  单一体制的优劣势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的减灾中心和发达国家的减灾机构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王振耀:以美国为例,FAMA(联邦紧急救援局)不会具体组织发钱发物,FAMA在美国是个独立的局,有一套健全的机制,在全国有十大中心,还有6000多的志愿者队伍,他们对社会的直接动员能力要超过我们。但他也有协调的问题,比如他和国土安全部就经常“打架”。

  而中国是单一制国家,因此整体动员能力又强过他们。另外,中国由党委、政府统一协调,这种总体协调能力、集中动员能力在全世界也是相当发达的,这一点是别的国家不能相比的。像日本1995年的阪神地震,48小时之内自卫队都没有赶到,而我们的军队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

  但是不能因此说我们什么都好,我们也有不足之处。我参观了日本、美国、法国的机构,他们在公众教育、应急的细节方面,包括备灾物资、应急的措施、应急装备上,都比我们先进。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设备方面我们也还差一些。

  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们不一定简单模仿,像他们那样设立一个独立的机构,我们还是要立足于老百姓的救助需要和中国体制的需要。

  “没有哪个官员想在现场被撤职”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高层领导人对这一工作是否已经足够重视?

  王振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非常重视的。像现在这样重视灾害救援,并且这么规范地组织救灾的,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是罕见的。为了更方便开展减灾活动,总理将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改为国家减灾委,连名字都考虑到了。

  几乎每次灾害过后,包括这次云南地震,中央领导都要作出批示。他们对救灾工作进行布置,很具体,贵州山体崩塌,温总理用的是“立即协调”这样的词。

  《瞭望东方周刊》:你讲的很多问题都很具体,怎么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做出应对?

  王振耀:我们制订了一个培训方案,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有比较强的传统的组织手段,但是现在,人才流动这么频繁,灾难发生后,人们的情绪非常波动,现场还去了好多记者,这些都是新情况。

  这个时候你怎么做?原来你的方法还行,而现在情况都变了,比如,你们记者过去没有现在这么自由,现在凤凰台,甚至外国的新闻记者都到了,让不让采访?以前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变化是多元的,各种要素都在变化的情况下,该如何组织,需要提高应变能力和应变的技术水平。

  从目前看,我们应该研究更具体、更细节的问题,比如灾害现场的组织沟通问题,我去过很多灾难现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没有哪个官员想在现场被撤职,哪个都想干好,尤其是各级领导都在现场,谁都想表现,可是为什么现场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呢?

  比如,作为现场领导人,你就应该写个牌子,弄个红旗,摆上小桌子,这就是临时的现场指挥中心,但是往往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有的官员觉得这么大的灾难,我这个领导哪能坐在这呀,这不是官僚主义吗,我必须拿着手机不停地跑。

  我告诉他们,这样不对,必须像个官,拿个椅子坐着,别人向你汇报,这样就会有一个好的秩序,这不是作风不实,你是总指挥,如果你总是乱跑,整个指挥就乱了。

  所以,现实中,我们往往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总是强调做一些实在的事情。

  “有钱、有物、有人,就差一点没有干好”

  《瞭望东方周刊》:不谈体制问题,可以谈一些更实际的问题,比如防灾的意识,观念上,还有什么问题?

  王振耀:中国公众的灾害意识和发达国家比起来差距还很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吉林大火,当时一个70多岁的农民在楼上没有被烧死,后来问他是怎么逃生的,他的回答很简单,“年轻人都在跑,而自己跑不动,就趴在地上。”

  他说,在农村的时候,当火烧得大的时候,烟也大,他就趴在地上。别小看“趴在地上”,这是最基本的逃生常识,可是年轻人不懂,都想跑到电梯那里,这个时候电梯是没用的。还有,大火起来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意识到把门关死,别让烟雾进来,因为真正被大火烧死的极少,一般都是因为烟雾导致窒息。

  这些知识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小孩在幼儿园就开始接受训练,每半年警察就到幼儿园,教大家怎么逃生,所以人们很小就有逃生常识,这种灾害教育非常实用。

  《瞭望东方周刊》:那我们的教育是否有形式上的东西和应付的东西?

  王振耀:是的。比如,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的挂图的方法,图上告诉人怎么跑,往哪里跑,而这是非常不实用的教育方式。一个人遇到灾难后,难道看完图就能知道怎么跑吗?我们把逃生教育和人的行为割裂了。而如果让消防警察来实地演习,效果就不一样了。

  很多问题不是经费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比如上面说的这个挂图的事情,可能挂图比组织一次实地演习花费更多,但是挂图的出发点就是应付检查,不是给民看,而是给官看。我们要改过来,给民看,不只给官看。

  我们不要小看“以人为本”,这是一场革命,是文化上的革命,包括政策层面的革命,重点要放在贴近老百姓需求。市场经济全方位地进来之后,很多人都不是单位人了,很多政策却没变过来。现在有钱、有物、有人,人也都非常想把工作干后,就差那么一点没干好。

稿源 瞭望东方周刊 编辑 杨会林
网友:BBCC ip地址:[219.232.84.*] 于2005-01-05 21:29 发表评论:
中国X地若发生大地震和海啸,全国人民住到防震棚不就完事了吗.不过房地产商可就苦了.

网友评论 1 条,查看全部 呢称: 输入答案:
 精彩热图
嵌入-变动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财经频道 ·体育频道
新股申购:山东如意(002193) 武汉凡谷(002194)
新股中签:中国中铁首发A股网上发行中签结果
张道达:老法师看盘 等待决定性一刻(11月26日)
天津新20项重大工业项目陆续启动 总投资1088亿
实力机构周末荐股精选 六咨询机构推荐13只股票
续谈雅帅 欧洲选外援 泰达加速新赛季准备工作
卢彦何杨吴泽上榜 泰达一线队挂牌名单增至七人
火箭狂胜掘金止住连败 姚麦发威秘诀赛前"密谈"
世预赛20强抽签揭晓 中国不幸进入“死亡之组”
刘国梁:郝帅团体发挥不错 08阵容没放弃他
·科技频道 ·娱乐频道
考古专家“破获”7000年前少女遇害案
“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图)
月球“玉照”将公布 中国航天测控获四大突破
受诅咒宝石在英国展出 历任主人连遭噩运(图)
科学家揭开雄性进化更快之谜:遗传方式简单
蔡少芬陈法蓉买家具筑爱巢 断背恋情曝光(组图)
《南京!南京!》剧照曝光 女主角秦岚自叹赔钱
小S再产一女 小Lily像极了小S小时候
乱弹《色,戒》——无人不冤 无情不孽
小S生完嘴馋 黑人范玮琪带甜甜圈探望(图)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