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质监局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 加大农资打假力度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市质监局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思想上增进与农民兄弟感情,行动上抓好亲农、护农、助农的具体工作,把党的温暖带到田间地头,带到农民兄弟的心坎中,以实际行动不断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在“3•15”期间,围绕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及兽药五种重点农资开展专项打假行动,切实将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工作落到实处。
举办“农资打假下乡”现场咨询服务活动。在宁河县举办2005年“农资打假下乡”现场咨询暨农资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发布会。执法人员、技术人员现场举办真假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农资产品鉴别服务,讲解农资产品消费知识,开展质量法律咨询,公布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信息,受理有关投诉举报。邀请农资免检企业和名优产品生产企业联手开展农资产品扶优治劣工作,深入宣传农资方面的相关知识。
查办坑农害农大案要案,做到“五严查”。组织进百村、入百户、抽百样“农资打假下乡”活动,严查制造有效含量不足的化肥和农药违法行为,严查生产国家明令淘汰农药违法行为,严查无生产许可证生产磷肥复混肥违法行为,严查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违法行为,严查利用标识进行质量欺诈违法行为。
建立农资打假长效工作机制。一是认真落实辖区打假责任制。按照“属地管辖,分级负责”的原则,把农资专项打假工作作为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划清责任区,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建立层级责任体系,实施层级督办,严格奖惩,落实责任追究。二是启动农资产品质量预警制度。根据去年建立的化肥等农资企业的质量档案,结合本年的抽查情况、投诉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及时对企业的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确定农资打假和区域整治重点地区,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采取切实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三是强化对化肥、农药生产企业实施“黑名单”制度。根据总局确定的对化肥、农药和农机生产企业列入“黑名单”标准,对查处的符合该标准的生产企业和窝点,一律列入“黑名单”,实施经常性的巡查制度,防止反弹。四是发挥质监系统12365投诉举报热线电话作用,建立健全假劣农资举报投诉网络,全面开展区域性生产劣质农资产品集中整治,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效,从根本上打击和遏制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