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台票本是人们进出火车站接送亲友的凭证,而对陈世楷来说,那一枚枚精美的站台票,承载了更多的历史和生活元素。家住天津市塘沽区、今年64岁的陈世楷,是天津碱厂的一名普通退休工人。提起站台票,老人打开了话匣。
从小就喜欢花纸片
孩提时代,陈世楷特别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每次吃糖后都把糖纸铺平夹在书中。1958年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原因,出差的机会比较多,他开始对全国各地的明信片、火花及旅游景点的门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留心收藏。
送远亲与站台票结缘
1986年,陈世楷送南京来塘沽的一位亲戚上火车,第一次在塘沽火车站买了一张站台票,当时票上壮观的“长城风光”打动了陈世楷,亲戚乘车远去,送站的他默立月台良久,手中握着那张精美的站台票。从那时起,陈世楷开始了站台票的收藏生涯。起初,他保存站台票只是为了留下生命中与亲友别离的记忆,只为了站台票上精美的照片。尔后的岁月中,随着站台票的不断发展,让陈世楷越发痴迷,乐不可支。19年来,陈世楷共收集了2000枚站台票。他甚至因为收藏站台票而爱上了摄影。
小小票里的大世界
陈世楷从一枚枚站台票中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和享受,他说,我国“现代站台票”只有不足20年的历史,但印刷越来越精美,题材也越来越丰富,从单枚到成套发行,包罗名胜古迹、山川湖泊、名人书画、花鸟鱼虫、珍贵历史照片、城市建设新貌等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殊材质的站台票也开始出现,如南京铁路局发行的磁卡式纪念站台票,及1998年发行的金箔站台票,以及从1998年起,每年一本生肖系列的站台票都成为他收藏的珍品。
小票丰富人生旅程
这些年来,为淘换一张梦寐以求的站台票,陈世楷不知要费多少周折。他心里装着全国12个铁路局的“出票明细”,还与很多全国的“票友”保持很密切的联系。翻看五花八门、品类各异的站台票,以票会友、畅游在小票的世界里,是陈世楷退休后生活中的最大“乐子”。那些精美的站台票不仅承载了厚重的铁路文化和城市变迁的历史,还记载了很多亲友之间迎来送往的难忘故事。陈世楷总会用站台票来提醒自己,人生就像旅程,这些串起他人生的精美小票带给他无尽的欢乐和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