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10点,记者在一家悬挂有24小时标志的大方便利店看到,在半小时内进来购买各种物品的消费者多达十几个,他们有的买面包、矿泉水、饼干、茶鸡蛋等食品,有的则买一些纸巾、电池之类的消费品。来买面包和茶鸡蛋的孙小姐就在这家超市上面的写字楼里加班,她对记者说:“以前没开这家24小时超市时,我们加班饿了只能在路边摊上吃点什么,况且这么晚了也几乎没有卖东西的了。随着城市发展,夜间出来工作和娱乐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像南方城市那样,多开一些这样24小时的超市,应该很有市场。”
推连锁经营满足夜间消费人群
正像孙小姐希望的那样,今年全市已建成社区商业网点132个,并且全部是连锁业态。连锁经营在社区商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其中以主打24小时营业的大方便利店也将在年内建到60家以上。这家连锁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天津夜间消费潜力越来越大,人们更注重购物的方便性、时间性。夜间工作人群和娱乐人群是主流消费人群。在售卖商品的同时,还增加电话卡、报纸等其它服务项目,计划将来还要设置ATM自动取款机。这位负责人说,他们有的店面夜间销售额最高可以占到全天销售额的一半。并且随着开店的增多,并没有减少原来店面的夜间消费额,这充分说明了夜间消费人群是持不断增长的态势。目前他们已经成立专门的选址部门,每天“扫街选址”,争取建更多的便利店为百姓服务。
商业进社区正快速规范发展
据市商务委介绍,作为今年市政府改善城乡人民生活20件实事之一的商业进社区工作,自年初以来得到了快速规范发展。早点快餐、便利店和物回网点三种业态在商业进社区工作中同时并举。有的区县还将放心肉(酱制品)、放心粮油、馒头、切面、粮食制成品等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生活必需品纳入进去。物美、津工、华润、大方便利、中山美食林、食为天、华昌、康农、现代人、绿天使等企业以连锁、加盟等形式,不断向居民社区延伸触角。并以规范的管理、整齐的店面和较为成熟的经营模式,为本市国有商业转制和社区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本市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商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