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落在河滨公园内的博物馆是天津市塘沽区今年的重点工程之一,据介绍,工程将于10月份竣工。12日,记者来到博物馆,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今后的布展工作。
目前塘沽区博物馆仍紧张建设之中,馆内的藏品也在日渐丰富。今年4月17日下午,在距离塘沽150海里的海域打捞起一根年代久远的大型桅杆,经过天津市文物部门鉴定后许可,这根反映当年造船业兴旺发达的古代桅杆放置在塘沽区博物馆里。之后,一直流落在海外的大沽北炮台古钟的回归,更是让塘沽区博物馆锦上添花。同时,塘沽区解放路商业步行街东扩时,在八方园明施工工地发掘到的乾隆年间的钱币,也被收入博物馆进行布展。
数次辗转寻找蒸汽车头
来到河滨公园,远远地就看到几面围挡将博物馆的施工现场与公园其他景致分开,站在围挡外就能听见馆内有切割木板的声音,随后记者进入施工现场,来到博物馆的东厅。
一进东厅,记者就看见展厅内不仅放置了前不久从海里打捞起来的大型桅杆,还有一大型绿色蒸汽机车车头。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车头是目前博物馆内最大的一件展品。
据塘沽区博物馆馆长介绍,这个蒸汽机车车头长16米,展示车头的目的是希望再现当年塘沽盐业运输的升级换代。据了解,塘沽制盐业在建国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过去靠海河漕运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运输瓶颈问题,当时的塘沽盐场修建了一条专用窄轨铁路,用小火车往外运盐。后来由于轨道规格受限以及公路运盐的便捷,铁路专线被废弃,但这一过渡性运输工具在塘沽盐业发展史上功不可没,自然,博物馆里就不能没有与蒸汽车有关的物品。
馆长回忆说,寻找这个蒸汽机车头费了不少工夫,因为随着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遭淘汰的火车车头和车皮也被当作废旧物品处理掉了。为了寻找它的踪影,塘沽区文馆所曾试图从一度普遍使用小火车的小兴安岭林区得到线索,但没有成功,后来又经过数次辗转,才从济南一工厂找到了这个和当年盐场完全一样的蒸汽车头,并花10.3万元买下此宝贝。
千年化石梦回古海岸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塘沽区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将会使参展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塘沽区的历史变迁。在博物馆的筹建过程中,一边是博物馆施工现场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另外一边是文物工作者精心准备着布展物品。
据介绍,新近从北塘宁车沽采掘到的牡蛎化石也会在博物馆里陈列,这些在蓟运河沉睡了至少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化石不仅从地质学上考证出塘沽地理地貌的变迁及与黄河数次改道的渊源,同时更能体现塘沽海洋文化的形成契机和演变过程。
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化石至少在古海岸的推演中沉埋了数千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蓟运河与塘沽古海岸的关系,可以从中找到北塘甚至是塘沽的影子。通过这样的陈列展览,人们将更直观地了解有关塘沽的历史变迁。
铁钟铜币商业盛极一时
塘沽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完成,这座流线型的建筑相当现代化,左右对称的两馆沿一条弧线向外延展构思奇妙。据介绍,未来塘沽博物馆大小馆藏将超过300件,而且随着新的发现还将不断充实,为此,有关方面将考虑利用博物馆侧面的空间,再建一个用玻璃制成的完全通透的馆区,并使之与原有馆区相连。
格林尼治时间6月13日下午4时,在英国朴茨茅斯市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流失百年的天津大沽铁钟回归仪式。这座于1900年被八国联军掳掠的大沽炮台铁钟将存放在即将落成的塘沽区博物馆。按照博物馆布展设计,古钟将归类在“海门古塞”里,并因其坎坷身世而陈列在醒目的位置。
在塘沽区博物馆内,还将陈列两块直径不少于30厘米的古钱币坨子,这些钱币是由数不清的布满斑斑铜锈的古钱币粘连而成。它是从塘沽解放路商业步行街施工工地被发掘到的,钱币铸自清代乾隆年间。据介绍,这些钱币可能为某一靠盐业发家的商户所有,但为什么沉埋地下而没有传于后代,尚需进一步研究。古钱币的出土,将为塘沽工商业的发达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佐证。
塘沽区博物馆的主题文化共分为6大类,其中包括追溯塘沽海岸形成地理地貌的沧海桑田;再现塘沽盐业发展脉络的盐兴漕畅;连接中国近代史现已辟为红色旅游走廊的海门古塞;诞生近代民族工业,反映其兴衰际遇和塘沽发祥的工业兴邦;表现新中国初创历史烘托其辉煌的沽口曙光;以及凸显建国后尤其是近年来塘沽区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的明珠璀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