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北京·东京论坛”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热烈讨论着中日关系。中国前任驻日本大使徐敦信在分组讨论会中发表讲话。他指出,中日关系的症结在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同时,他也对小泉首相在战后60周年之际发表的谈话表示赞赏,认为如果小泉“讲得好,做得到”,那么解开症结就不难。
徐先生在发言中说,根据他多年的经历,中日关系现在处于困难境地,这样的关系很不正常。两国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两国的舆论对中日关系非常重要。这一点双方都已经达成共识。他认为,舆论的社会责任也重大,因为他对人们的思想和感情都有重要影响。他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好的舆论是功臣,坏的舆论是罪人。”
他认为中日两国出现的不正常关系有多种原因,包括国际背景、两国国力变化和其他多种因素,但症结在于小泉参拜靖国神社,这导致中日首脑互访中断了四年,贻误许多时机,耽误了大事,实在可惜。
近些年中日两国分歧日益加剧,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政府进行反日教育的原因。但徐敦信认为,这是误解和歪曲。他提到日本前任首相中曾根曾在与中国领导人闲谈中提到“中日问题何时解决”,中曾根当时说是“40年”。
徐先生希望两国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淡化分歧,加害方尤其如此。他认为,德国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同时,中国不会抓住小辫子不放,希望日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最后,徐敦信先生特别提到,小泉首相在今年8月15日没有参拜靖国神社。而且,他对小泉在战后60周年之际发表的谈话表示赞赏,认为讲话不错,希望小泉“讲得好,做得到”。如若此,解开中日关系症结就不难,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