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日益临近,大批药企开始把生产重心向OTC倾斜。“现在找我代理药品的太多了,一天我能接到几十个这样的电话和以前不一样,现在非处方药(OTC)越来越多了。”天津市一位药品代理商这样告诉记者。中国非处方药品协会秘书长王伟表示,去年我国的OTC市场销售额达到460亿元,面对如此大的市场,OTC大战爆发毫无悬念。
市场政策助推大战爆发
目前,我国非处方药品种总数达4488种,其中,中成药品种3511种、化学药品977种,大约占到我国上市药品总量的25%。王伟认为,虽然药品的大部分市场还是被处方药所占据,但OTC市场快速的年增长率却不容忽视。有专家预计,今年我国的OTC市场将达600亿元,成为世界第四大非处方药市场。
乐仁堂制药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5年中,国内OTC市场年增长率超过20%,而预计未来10年还将保持这一增长速度。而随着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立法的临近,到2006年1月1日,双轨制处方药品将逐渐被取消,所有处方药都必须凭处方销售,将使得OTC成为撑起药店经营的主力。从目前的形式来看,OTC将会卖得越来越好,这必然引起药企之间的战争。”
竞争有利于药价下降
国内OTC市场巨大的增长空间吸引了所有跨国药企的眼球。今年,从未涉足过中国OTC领域的阿斯利康制药高调进军OTC市场;拜耳则斥资23.8亿欧元收购了罗氏大众药品部,同时表示完成在华的整合工作后将开始大力拓展中国的OTC市场;世界上最大的仿制药企业泰沃频频来津,打算与中新药业进行深度合作共拓国内药品市场。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OTC市场中,跨国药企占据约30%的市场份额,国内药企占7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制药企业绝大多数规模不大,同时品种也雷同,大多数面市的所谓新品,不过是改变了剂型和规格,OTC市场的竞争因此会越来越残酷。不过这种竞争会使消费者得到实惠,因为竞争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降价,另外,这也必然促使药企开发更多的新药品,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