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天津 | 民生 | 广电 | 津抖云 | 微视 | 读图 | 文娱 | 体育 | 图事 | 理论 | 志愿 | 专题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举报
教育 | 健康 | 财经 | 地产 | 天津通 | 旅游 | 时尚 | 购物 | 汽车 | IT | 亲子 | 会计 | 访谈 | 场景秀 | 发布系统

"津云"客户端
  您当前的位置 : 北方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  社会人物
关键词:
 
最新新闻排行
· 《天津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发布 实施五大行动 明确到2027年底目标任务
· 全球最大变质岩油田正式开钻 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
· 沈阳铁西区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 嫌疑人已被抓获
· 阳光回归 天津升温势头猛烈 最高气温冲击30℃
· 十项行动 见行见效|天津消费品以旧换新购物节启动 200余项活动送上消费“大礼包”
· 都市报道60分 (2024-04-24)
· 2024天津音乐节下月盛大开幕 音乐大咖轮番登场
· 津翔野生动物园5月1日开园 占地面积超40万平方米
· 康师傅产线循环利用新设备启用
· “一楼一档一策” 服务航运楼宇
 

捡一分钱也入账 一位退休工人的账本人生(图)

http://www.enorth.com.cn  2005-10-22 10:36
 

 

 
  二十年挣了29万元 逾七成花在儿子身上

  张海彬是河北省迁安市的一名退休工人。从 1985年至今,二十年间,他始终坚持“来一分钱记一分钱,花一分钱记一分钱”。“连卖酒瓶的钱都算上, 20年我一共挣了29万元,给儿子花了将近21万。”张海彬说。

  随意翻开“家庭经济日记”, 2004年8月2日这一天,张海彬的爱人去地里干活捡到一分硬币,他在账本的“收入”一栏记着“存一分硬币”。

  16开已泛黄的“家庭经济日记”上密密麻麻写了近 70页,一笔一画,一格一数,详细记录了张海彬一家 20年共 7300多天的家庭收支情况。其中有日常生活琐事,也有诸如儿子考上大学、儿子结婚、自己退休、搬入新居等“大事”。当中体现了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也饱含勤俭持家的甘苦。一册家庭账本真实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二十年的生活变迁。老张称之为:“自己的人生流水账”。

  翻开老张的账本——

  1986年 2月 27日这天,张海彬理发用掉 0.35元,买米买面花了 22.25元。

  2001年 7月 25日,他花 5角钱买了 4根大葱。

  2004年 6月 5日,他卖酒瓶、卖废纸,存了 3.2元。

  2003年 2月 6日,张海彬在马路上遛弯捡到 2分钱,他在账本上写到“ 2月 6日拾到 2分钱,入账”。

  2004年 8月 2日,他爱人去地里干活捡到一分硬币,他在账本的“收入”一栏记着“存一分硬币”。

  虽说老张二十年挣了 29万,但他是一个精细而讲究节俭的人,实事求是地说,这 29万元花得没有半点浪费。张海彬从不玩麻将,他至今没有手机,最近更是连家里的固定电话也停了。去年,他一度下决心要买一套好西服来打扮打扮自己,结果,上街转来转去,都嫌贵,便在一家小摊上花 66元买了一套。

  不过,张海彬也以自己勤俭持家而自豪。他说,每当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翻阅账本,共同回忆往昔的日子,每年每月每日都历历在目。张海彬说,记录家庭经济日记已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将继续写下去,一直要记到“手不能动为止”。

  二十年来一天不落 每一分钱都有记录

  9月 30日傍晚,张海彬吃了个馒头,喝了碗小米粥,穿着件 T恤衫在迁安市城郊一家工厂值夜班。他用拳头丈量着账本的大小,共有四个拳头长,两个拳头宽。“这 20年当中,随便你要哪一天的数字,我都能找出来,数字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的两位数。”张海彬言语中透着自豪。

  家庭经济日记共有 100页,目前已写了近 70页。前 50页是“系统记录”,即从 1985年 9月 14日至今,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各项记录。 20年时间里,张海彬一家总收入为 295682.86元,包括工资、卖破烂、存款利息,以及他早先居住在农村时种地、卖猪的钱。共支出 284949.93元,其中花在儿子身上 209217元。用收入减去支出所得数额,与张海彬目前所拥有的现金、存款数额分毫不差。另外,至今他已存了 388.88元硬币。

  后 20页是“单项记录”,比如,历年每月使用的水电费记录、电话费记录、儿子从高中到大学的用款记录,党费、工资收入、奖金变化以及每年春节他所饮用的“名酒”种类记录等。张海彬给记者展示了他存款中历年银行利息变动情况,数字单位从厘到分,到角到元,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的两位数。“我记的利息变动和银行的一样全呢!”张海彬说着,自己也禁不住笑了起来。

  张海彬是河北省迁安市首钢的一名退休工人,今年 56岁。从 1985年 9月 14日至今,他坚持每天记账,一天不落,并以此为乐。 20年当中,张海彬详细记录了每笔开支的用向、数量和日期。如“ 1986年 7月 4日买铅笔两支 0.08元、一本小楷本 0.09元, 5日修自行车花 1.20元, 6日无支出, 7日吃早点 0.25元、买鸡蛋 1.48元。”除此之外,他还统计出每个月收入、支出、现金、存款的总金额。每到年底,一家人的经济收支状况还要做统计,看看与年初计划是否相符,并分析其原因。

  精打细算盖房子 从此记账成了瘾

  张海彬 1949年 10月 5日出生在迁安市扣庄乡寺前村,他称自己是“新中国的孩子”。他经历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包产到户,到改革开放的变化过程。“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他的身份也完成了从农民到士兵再到工人的角色转变。不过,不管干哪一行,他都极其认真,尽职尽责,经常获得“先进分子”的锦旗。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距迁安市七公里的寺前村,张海彬一家七口人就住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家里兄弟姐妹五人,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说起那时的生活,张海彬一脸的愁容。“能吃上一顿细粮,比过年还美!” 1958年母亲病故,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张海彬只好辍学回家参加生产劳动。十八岁那年他当上了村里的会计,从此便与账本结下了不解之缘。 23岁那年张海彬应征入伍,当了三年兵。 1976年退伍后,张海彬被安排到首都钢铁公司迁安矿山公司工作,成为一名工人。

  张海彬是个很“细”的人,喜欢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说起他的记账一事,还得从他盖房子说起。 1981年成立自己的小家庭后,他准备在农村盖一间房子。当时积蓄不多,每买一块料他都得精打细算。因此,从买第一块砖起,他就开始记账,包括用了几个铆钉都一一做记录。这一年他盖一间小平房,包括围墙和猪圈,一共花了 1700元。“可用可不用的钱就不要乱花,实在需要开支的就尽量少开支,精打细算能省出很多钱呢!”

  此后,他开始对家庭的日常收入、开支做记录,但此时张海彬所写的家庭经济日记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没有每天都记。“有时候太忙或者出差在外,就不记账了,所以账本并不完整,不能反映实际生活水平。”

  1985年 9月 14日,这一天是张海彬发工资的日子,他准备记账,可是翻了半天,竟然找不到账单,张海彬懊恼至极便发誓:“既然要记账就要系统而有规律地记,要真实反映生活。”于是,从这一天起,张海彬专门找来正规的账本,对生活的日常收支做了系统记录,要是出差在外,他就用纸片记上,回家后再抄在账本上,即使当日没有花钱,他也会在账本上写上“无开支”的记录。

  1985年 9月 14日,张海彬有现款 91.45元,当日发工资 113.48元,当天的支出一栏中记录到:交党费 0.45元,交工会费 0.45,买国库券 30元。由于当时迁安一个村子发生水灾,在“用款”这一栏中还记录到:“支援迁安灾区 2元”。这一天,他一共支出 32.9元,余额为 172.03元。

  20年“进账” 29万 21万花儿子身上

  由于家庭困难,兄弟姐妹多,张海彬从小并未受过良好教育,这是他的终身憾事。张海彬有一个孩子,同其他普通父母一样,让孩子过上好日子,让孩子能够接受良好教育,一直是老张的愿望,这一点在他的账本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张海彬的家庭经济日记中,专门辟出两页,用于记录孩子从高中到大学的用款情况。由于妻子没有收入,张海彬一人的收入支撑着整个家庭,包括儿子上学的一切费用。 1994年 8月 25日,是儿子上高中的第一天,这一天在他的账本上没有买米菜的记录,所有花销基本是围着儿子转的。账单上显示,这一天他为儿子花了 92.3元,其中包括墨水 1.4元,香皂 4.3元,牙膏 1.5元、枕巾 14.6元、毛巾 5元、肥皂盒 1元、裤子 19元、冰棒 1元、饭盒及叉子 7.5元、袜子两双 2元儿子考上高中,张海彬很高兴,他还破例花“巨资”给儿子买了一支 25元的钢笔。

  从这一天开始,张海彬每给孩子花一分钱都要记账。儿子上三年高中,总共花了他 9018元,包括书费、学杂费、生活费以及孩子的衣服零用钱在内。“这还是在镇中学上的高中,如果在城里上,肯定不止这个数字。”

  1997年 8月 17日,儿子如愿以偿考上了大专,到安徽去上学。因为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每月能准时给儿子寄钱,所以他一月一寄,每月准时在 20号寄。张海彬每月给儿子的生活费是 400元,寒暑假时另外寄路费。张海彬说,之所以定时定量寄钱,主要是怕孩子在学校里“提前消费”造成“前松后紧”。三年来,虽然儿子有些怨言,但还是坚持下来了。

  儿子大一时花了 10036元,大二花了 8016元,大三花了 9996元,全部开销为 28048元,高中和大专 6年,他儿子共花了 37066元。

  张海彬毫不隐讳地说,他供一个大专生不吃力,主要原因是他就只有一个孩子,负担不算重;其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其三,家里有一定的存款。“我对儿子比较苛刻,这对他好处!我始终有一种观念:再穷不能穷教育,富不能富学生。我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上学。但是即使家里并不困难,也不能让孩子大大脚,要让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2000年 7月,儿子大学毕业,张海彬开始罗着给儿子找工作。 7月 10日张海彬花 970元儿子买了一个 BP机, 2001年 3月 15日他又给子买了价值 1600元的最新款式手机。而他自至今还没有用上手机。“孩子大专毕业后,找作一年时间共花去一万零四十元。”

  2000年下半年儿子在迁安找到了一份作。 2002年 10月 18日,为了让儿子上班方便,花了 4100元给儿子买了一辆摩托车。“从 1994年 8月 25日孩子上高中的第一天起,到 2005年 9月 24日止,儿子上高中、大专、找工作、到买房、结婚,这些年儿子一共花了 209217元。”

  年初计划年末总结 十年收入涨了10倍

  张海彬是个有计划的人,随着记账工作的深入,账本给他的生活也带来了变化,比如计划与节约。从 1993年开始,他就计划着过日子,每年的生活都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做计划对过日子很有好处,一个家庭如同一个企业,年初有计划,整年都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年末做总结,为下一年积累经验。”

  张海彬对 1993年的计划是:“存钱 6800元,争取存到 7000元。”到了该年年底,他实际上存了 9800元,比年初的计划多了 3000元。他在当年的总结中写到“可喜”两字,以鼓励自己。

  1994年张海彬储蓄的口号是“保 8争 1”,即要保证存 8000元,争取存上 1万元。年底他实际存了 13190元,比原计划多存了 3190元。这一年的总结他写到:“值得可喜”。到 1996年虽然他只存了 100块钱,但这一年他花了 1万多元买了一套 57平方米的房子,实际上这一年他的存款是100元加上价值 1万多元的房产。

  张海彬不仅做到年有计划,而且还做到月有计划。一个月要存多少钱,他都心中有数。“这个月收入少而开支大,就得尽量减少开支,如果还达不到目标,在下个月就再进一步节衣缩食把它补齐,直到完成计划为止。”

  1997年张海彬涨了工资,月均工资达到 1300元,加上他多年的积蓄,这一年单利息就有 6000元的收入,所以这一年他计划每月存 700元,年计划要存 8000元,但是估计儿子会上大学,所以他在计划中还写到“要是儿子考上大学,预计用 7000元,还可以存 7000元,很困难,要努力奋斗。”这一年他也实现了预定计划,存 8000元。

  2003年他的打算是“今年给儿子装修房子及儿子结婚,预计用款 1.2万元,不准备增加存款。若把这两件事办完,也就等于存款了。”

  2005年张海彬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仍在计划:如果继续上班,今年要存 2万元。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月工资是 38.76元,到 2004年退休前我的月工资是 1200元,总体来说工资是一步一步在增长。从工资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咱老百姓的生活一步一步提高了。” 1976年张海彬从部队复员参加工作,他的工资是每月 38.76元,虽然当时的生活标准不高、物价也比较低,但他没有存款,用他的话说就是“刚刚够用”。

  到 1985年 9月份,他当月的工资是 113.48元,存款额是 91.45元。而 1995年 9月份,他的工资是 905.5元,奖金 318.4元,这一年他已有 4万多元的存款。

  十年时间,他的工资收入增加了近 10倍。他在账本中如此总结:“生活水平在大幅度的提高,如果把工资收入都用于改善生活,那将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家生活水准并无多大变化,主要是考虑到多存款,多增加积蓄,生活以节俭为主。”

  到 2004年 5月份,张海彬的工资是 1132.99元,奖金为 352元。“实际上我这工资在厂里也算相对较低,但我也知足了,说明咱国家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是实实在在的变化。”

  


  

   节俭度日 一个月没吃一口肉

  为儿举债万元 靠硬币“糊口”

  张海彬的家庭经济日记中显示,他用于吃穿的开销比较少。以 1985年 10月份为例,这个月张海彬的工资收入是 198元,用于吃的仅是“ 14日给儿子买了半斤栗子,花了 4毛钱, 27日买肉 3斤,花了 3元。”这个月没有买米买面的记录,花销在吃方面仅有 3.4元。

  “说明我们家在这一个月也就吃过这 3斤肉,因为当时家住在农村,菜及粮食都是自己种的,所以不用花钱买。” 1985年 10月份张海彬一家共用于家庭开支 55.67元,其中还有 15元的“人情份子”,即亲戚结婚,送礼 15元。家庭实际生活开支是 40.67元,平均每人 13元左右,占总收入的 20%左右。“你可以看出当时我们生活水平之低!”

  到 1995年 10月,张海彬的工资是 978.5元,奖金 318.4元,总收入为 1297.34元。这个月共花在生活费方面是 284.16元,占总收入的 21%。

  张海彬说,从数字上看,收入比 1985年有了很大提高,提高了将近 6倍。但是在他家,生活并没有多大变化,主要原因是他很节俭。因为这一个月在他的账本里没有买肉的记录,医疗方面也只有一次看病,挂号费花了 5毛钱。但是存款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1985年 10月 15日,他家的存款额只有 400元,而 1995年 10月 15日,他家的存款额已达到 4.3万元。

  “说我几个月没有买过一次肉,那是有点夸张。但要说我一年两年没买过一件衣服,那绝对是真的,我买一件衣服要穿几年的。”

  虽说老张过日子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但他的账本上也出现过“巨额赤字”。那是 2003年底,儿子要结婚,他给儿子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花了 17万,这也是他有生以来花的最大的一笔开销。要买房子,此时他手中不足 16万元,他不得不跟亲戚借了 1万多块钱。“我辛苦了一辈子,连买一套房子都不够,我去借了 1万,这也是我这一生中最大的一笔债了。”

  买房以后,到 12月 11日,老张的账上只有一张无法支取的 1080元的保险单和存了多年的 206.48元的硬币。他的家庭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12月 12日,老张不得不从“聚宝罐”中找出一元一元的硬币,拿出了 100个来维持日常的生活开支。

  这些年里,张海彬最贵的一套衣服花了 120元,妻子的衣服里,价钱最高的是 150元。上世纪 80年代末,一次妻子生病,张海彬体贴妻子,买了一条鱼,但妻子生气了,不吃,说太浪费。“你想想, 20年里头,我们夫妻俩才花了 7万多元,去掉人情费,买衣服,各种开销,真正吃到嘴里的,少得可怜哪!”张海彬说。

  过日子 省一分是一分

  一辈子 有目标才充实

  ■写游记也像记账

  张海彬除了每天详细记录家庭的收支情况外,他也坚持写个人日记及古体诗。他写日记一般不写“个人心得”,基本上是“记录时间的流水账”。在一篇名为“游泰山小记”中详细记录游泰山的全过程。“ 2002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单位组织去游泰山。第一天10月28日早 6: 40由矿山俱乐部门前发车,共去 21人。途经: 7:00野鸡坨, 7:21兰县八口进入京沈高速, 7:38徒河大桥, 7:53开平, 8:03唐山服务区(大家解手) 8:30又出发, 8:58过天津收费站……”

  隔一会儿就记一个地名,他记录时间之精准,地名之详细确实罕见。张海彬说之所以这样写日记,是想知道路程有多远,经过了哪些地方。“回家后再回忆、再品味,到 80岁后再来看日记,当时的情景又会重现。”

  去旅游,同样也体现出老张的节俭,他在日记中写到:此次游泰山心情很好,在去的 21人中,我是花钱最少、走路最多的人。徒步登山,徒步下山,在这个旅游团中只有 55岁的我和另外一个小伙子。张海彬也的确很省钱,他一共带去了 440元钱,回来后仍剩 240元,而同去的一些年轻人中,有带去万儿八千的,回来已所剩无几。

  ■18年电视换了三次

  在简单而平凡的生活中,张海彬通过勤俭持家,他的家当也从无到有,从简陋到豪华,一步步在变。 1985年,当时他家还住在农村,他花了 400元买了一台 14英寸河南产的“中原牌”黑白电视机。“当时在村里有电视机的也就两三户人家,我家就是其中之一。晚上天还没黑,家里就挤满了人,那时真正出现过几百人一起看电视的场面!”这一年,张海彬还添全了家庭“老三件”:上海产的蝴蝶牌缝纫机、天津产的飞鸽牌自行车、北京牌的全钢手表。

  1994年 5月 29日,张海彬花了 2750元把电视机换成了 21英寸的彩电,同时还买了一台 2500元的电冰箱。 2003年 6月 30日,他花了 5000多元换成 29英寸大彩电,同时还添置了一台 VCD。

  在住房方面, 1981年他花 1700元在农村盖了间小平房。 1994年他花 1万多元在城里买了一间 57平方米的独单。到 2004年他们全家又搬进了迁安市永安小区 122平方米的大房子。 2005年他家又添置了洗衣机、摩托车等,张海彬说,下一步该考虑的就是买一辆汽车。

  ■想喝茅台坐飞机

  2004年 8月,张海彬从单位退休,但“退休人不能休”,现在他在一家企业上班。退休之后张海彬有三个愿望:一是想上大学。“小时候上学成绩很好,但没有条件,只念到小学。现在五六十岁的人还能考大学,我也要考考,实现小时候的愿望。”其二,去旅游。“骑自行车周游全国,要尝遍各地小吃,体验各民族风情,顺便还能宣传唐山的巨大变化。”第三,退休人不休。“这个愿望已经实现,正为第一和第二个愿望做准备”。

  当然,张海彬也不是没有遗憾。“干了一辈子,也没弄上个会计师、工程师什么的。总计划要喝一次茅台,但至今一次也没喝过。总想坐一次飞机,但至今一次也没坐过。每次为公事出差,也舍不得坐卧铺,能给单位省一分是一分。”

  但是,从另一处想想,张海彬又感到“挺自豪”。“一个人必须要有一个目标,要为之奋斗,总是有实现的可能。”他说,年轻时他的几个人生目标:先是想参军,后来想当首钢工人,培养孩子上大学,要给孩子在城里买一套大房子———这些都一一实现了。

  张海彬如此总结自己的一生:生活平平淡淡,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细腻而充实。如今,另一样让张海彬觉得自豪的是他的“家庭经济日记本”。在当地一家媒体报道了这部“家庭经济日记本”之后,默默无闻了一辈子的张海彬突然“出名”了。并且,他还可以在收入栏里记上这样一笔,“新闻线索费 50元”。
稿源:北方网—每日新报 编辑:黄莹鸿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精彩热图
嵌入-变动
 北方网精彩内容推荐
·热点评论 ·体育频道
2010年“成品家装”(图)
【专题】大型史诗电视剧《解放》
公安钢管园区治安分局积极开展夏季严打整治
港游客遭劫杀 中方要求菲律宾解释发动强攻原因
金镜头奖评委会:《挟尸要价》照片不存在造假
从篮球世界杯举办城市,看中国篮球“热区”
杨博尊刘玉涛曹六洲破全国纪录 天津游泳选手创佳绩
天津聋人男篮得分王韩超:我的偶像是林书豪
硬地滚球上演“有爱”一幕 上海队员“让球”避免零封
大比分战胜北京 盲人门球天津与浙江会师决赛
·财经频道 ·娱乐频道
朱华荣:长安汽车推出“诸葛智能”品牌为“新汽车、新生态”战略赋能
A股半年报出炉 能源企业成为最大赢家
金领冠旗下又一大单品通过新国标!塞纳牧成为有机婴配粉行业“领航者”
增加对AMD 锐龙 7000系处理器的支持 CPUZ更新到2.02版本
精致早餐选什么 营养美味的维他奶来加持
《你看谁来了》张桐被爆“抢戏李幼斌”的趣事
《你看谁来了》发布 任静付笛生痛批“造谣者”
说出最想对闺蜜说的话 免费看电影《小时代3》
电影《误杀》公映 全方位解锁贺岁档话题爆款
《被光抓走的人》看点 “津抖云”免费请您看
关闭窗口
 
无标题文档
天津民生资讯
天气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讯 二手市场
空气质量 天津股票 广播节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领 股市大擂台 天视节目 每日房价
热点专题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和谐之旅 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
解放思想 干事创业 科学发展 同在一方热土 共建美好家园
2008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今日股市观察》视频
北方网网络相声频道在线收听 2008高考招生简章 复习冲刺
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问题解答
带你了解08春夏服饰流行趋势 完美塑身 舞动肚皮舞(视频)
C-NCAP碰撞试验—雪佛兰景程 特殊时期善待自己 孕期检查
热点新闻排行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IT 时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