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社会各界交口称赞的平价大药房近期迎来了寒流。记者4日了解到,从去年开始的平价药店关门潮终于传染到了天津市,曾经以“低价杀手”面貌杀入本市医药零售业的千金大药房日前悄然关门。
“码头费”逼倒千金
据市医药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2003年年底,杭州开始出现平价大药房关门现象。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不过是经营不善的一个个例。谁知随后三个月内,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地都传来了平价药店大批关张的消息。不过尽管2003年成为了平价药店大规模关门的“元年”,但是那场风暴并未波及本市,直到此次千金大药房关门才使得这一话题在本市医药界升温。
据了解,千金大药房歇业的主要原因就是选址不当。对此,千金大药房的负责人也承认,一直以来最令他们困扰的问题就是“码头费太贵”(店面租金高)。业内人士分析,以千金大药房的规模计算,每日8万元的营业额应该是保本线。而千金大药房自从去年12月份开业以来,日均营业额不过1万多元,而他们店面的租金每月就达数万元。记者了解到,千金大药房当年本来想在颐高租店面的,但最后就是因为房租太贵没有谈成,才最终选择了在相对偏僻的地方开业。
行业发展过快导致洗牌加速
业内人士认为,平价药房毛利率本身已经很小了,因此,很多同行都选址在偏离中心城区的地方。但在这种地方开业客源难以保证,如果没有打响品牌,恐怕也难以在市中心立足。“天津顾客对于品牌的忠诚度非常高,只要认准了一个品牌,基本上就不会更换了,这在全国都很少见,因此,药店还是应该在软件服务上下功夫,如果顾客认可了品牌,即便是‘码头’开得比较远,顾客也会去,反过来,客源保证了,利润也就等于保证了,也就能够支持市中心的店面了。”他如是说。
老百姓大药房天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选址问题,平价药房发展过快也导致了行业洗牌加速。这两年,各路资本开始涌入平价药房行业,行业利润率随之大幅下滑,竞争空前激烈。目前国内医院占了药品销售市场的80%左右,而零售药店只占了药品销售市场的20%。“粥少僧多,竞争加剧后迫使药品价格一降再降,同时,各种限售令又使得药店经营日益艰难。”他认为,药品进货渠道不畅、市场份额偏小、房租偏高、品牌没有树立好等多种原因都是平价药房生存的绊脚石,平价药房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出现大规模关张潮将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