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十五”以来,抓住世界经济全球化、我国正式加入WTO及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转移机遇,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对外开放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阶段。“十五”时期,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外贸易总额位居全国第七。预计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将达到515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24.6%,其中出口将达到265亿美元,年均增长25%。“十五”累计出口828.36亿元,相当于“九五”的2.8倍。外贸出口依存度由2000年的43.6%提高到2005年的63%。出口结构继续改善,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向机电产品出口为主快速转变,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48.8%提高到2005年的67%。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随着本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商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促进了本市利用外资的大发展。预计2005年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将达到32.14亿美元,“十五”时期累计达到102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已有107家在津落户。“十五”时期,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同外资累计达到141.31亿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55.6%,比2000年提高11.6个百分点,来自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合同外资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制造业仍是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领域外商投资增长较快。预计2005年制造业的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同比分别比2000年增长1.1倍和2.7倍,电子行业合同和实际到位外资分别增长65%和1.2倍,第三产业合同和实际到位外资分别增长2.5倍和48%。对内招商引资工作迈上了新台阶,预计2005年实际利用内资额将达到358.5亿元,比2000年增长6.7倍。
滨海新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预计2005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在2004年突破千亿元的基础上继续以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五年年均增长19.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现代化工业向新区聚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及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等产业群落不断壮大和巩固。港口服务和辐射功能明显加强。“十五”时期,天津口岸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十五”期间连上4个百亿元台阶。2005年全市口岸进出口总值达到786亿元,比2000年增长1.6倍,五年年均增长21.4%。“十五”时期累计达到2614.39亿美元,是“九五”的2.2倍。天津口岸与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建立了跨口岸区域合作机制。2005年天津港预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比2000年增长了1.5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比2000年增长了1.8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