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八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坚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的位置,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市发改委主任李亚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强调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的位置,是站在战略高度上提出来的,充分考虑了实现“三步走”战略和城市定位的需要,考虑了发挥天津在国际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本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十五”期间,本市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和实施纲要,设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建立了重大服务业项目库,加大了对服务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集中力量推动服务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其重点包括:推进海河服务型经济带建设。要基本完成海河上游20公里堤岸改造,加快两岸道路、桥梁、码头、泵站和电力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尽快形成以港口为轴心的区域物流网络;加快发展金融业,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旅游业。此外,要以海河开发为契机,加快小白楼、大沽路、北洋滨水园等地块开发建设,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滨海新区信息化样板区的建设,开通数字电视,拓展多种增值服务。继续扶持和推进文化、体育、卫生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中介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引进和培育知名品牌的中介服务机构,把现有的中介机构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建立家政服务培训基地,为本市和环渤海地区输送高素质的家政服务人才。
商贸流通业推进“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四大行业”建设
“十一五”是实现本市商务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委全会确定的精神,天津商贸服务业将以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的精神,充分借助商务改革新体制的优势,进一步加深内外融合,继续扩大开放规模,有效提升发展质量,提高商贸服务水平。全市商务系统将着重把握“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十一五”期间构建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现代商贸流通新框架;打造大进大出、货畅其流的物流配送新体系;建设覆盖城乡、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新网络;形成反应迅速、调控有序的市场监管新机制。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立足本市、辐射“三北”、面向全国、连通世界、统一开放、万商云集,在我国北方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国际商贸中心。
今后5年商贸流通业将重点推进“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四大行业”建设。一个中心:即加快建设内外贸融合、结构优化,充分体现大都市繁荣繁华的现代商贸中心。主要包括:推进海河商业综合开发,完善城市中心商业区,建设滨海新区商业中心,不断提升专业(特色)商业街的功能和档次。“十一五”期间,商业设施投资总额将达900亿元,年均增长20%,人均商业面积由0.9平方米提高到1.2平方米以上。重点培育两个基地:即着力培育我国北方大进大出、强力辐射的商品集散基地和立足环渤海、连接海内外的对外贸易基地。将重点积极培育八大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即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小商品交易集散中心、陶瓷建材及装饰材料交易集散中心、新旧汽车及相关产品交易集散中心、金属材料交易集散中心、石油及海洋化工交易集散中心、轻工产品集散交易中心、自行车集散交易中心。四大行业:即加快提升零售商业、规范发展便民商业、大力发展农村商业和积极发展商贸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