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昨日召开2006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今年本市教育的工作重点。市教委提出了在今明两年全市义务教育逐步免除学杂费等要求,今年本市还将积极争取天津外国语学院和商学院更名为外国语大学和工商大学,以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
免学杂费分两步走
从今年起,全市将在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分两步免除学杂费:第一步是2006年春季在农村实行,第二步是2007年在全市实行;其费用由市、区(县)两级财政按比例共同承担。实施这一政策,是公共财政使用方向上的一项重大调整。今后学校仅可代收书本费等,将给老百姓带来更大实惠。为此,市教委要求各区(县)要保证经费的投入,严格制止学校乱收费。
重点建设5所高职院校
为支持本市职教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教育部将为本市投入5亿元的专项资金。今年,本市将围绕支柱产业和骨干行业,建设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建设50个国内领先的实训基地和20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今年本市将重点建设5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首批20所示范性中职学校,建成10个职业教育集团。
错题重抄处罚形式将杜绝
为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今年本市将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今后本市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时,重点要为学生打好做人、学习和生活三方面的基础。在学习方面,要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和家长签字、错题重抄等形式。今后凡是以横幅形式宣传学校升学考试成绩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另外,为保证课堂的正常教学,今后教师在上课时接打手机、迟到等也将按教学事故处理。
外院商学院争取更名为大学
今年本市将继续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积极争取外国语学院和商学院更名为外国语大学和工商大学,推进职业大学升本工作。基本完成师范大学、理工大学新校区工程建设,确保工业大学新校区秋季开学投入使用。推进财经大学、商学院、城建学院和考试院等改扩建工程。争取在建和竣工面积分别达到200万平方米和100万平方米,实现计划投资28亿元。
今后5年,本市将推进高校向高教园区和环城区的战略转移,以资源集聚和共享为基点,积极拓展高等教育发展空间,使全市普通高校达到50所,其中多科性大学达到10所左右。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完成普通高等院校改、扩建工程;改造和完善市区中部第一高教区和东南部河西第二高教区;重点开发和建设西南部西青第三高教区,建成师范大学、理工大学和工业大学新校区;建成12所独立学院,在60万以上人口的新城区设置1所社区型高等教育机构等。
|